【本報訊】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CA-MRSA)是本港最常見的社區抗藥惡菌,去年全年有1,258人受感染,較2007年的173人急升7倍。醫管局去年在醫院病人收集的金黃葡萄球菌樣本,亦有43.1%呈抗藥性。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表示,該菌可破壞皮膚、肺部、腦部等多個器官,使病情急劇惡化;亦可伴隨流感等疾病入侵人體,曾有一名42歲男子因此入院,醫院用盡多款抗生素仍無法救治,48小時內死亡。
染菌人數10年升7倍
何栢良指出,感染社區型耐藥性金黃葡萄球菌的人,皮膚一般會紅腫、生瘡、含膿、組織壞死等,較嚴重的會有壞死性筋膜炎。若該菌經傷口或呼吸道進入肺部,可以造成肺炎、壞死性肺炎等嚴重感染,死亡率可高達50%。該菌臨床上亦可以「上腦」,造成腦膜炎,同樣有很高的致命風險。本港有紀錄以來首宗因感染該菌致死的個案,該名37歲女子因腦膜炎而死。去年全年有1,258人染該菌,較2007年的173人急升7倍。
何認為,以抗生素醫治細菌感染,除了有可能導致細菌產生抗藥性,抗生素本身亦難以阻止惡菌破壞器官組織及細胞,因為抗生素本身不能壓抑細菌的毒性。而是次研究的M21則着力降低細菌致病性,對癌症病人等免疫力差的人,可望減輕病菌毒性,從而有機會讓病人透過提升自身免疫力,對肺、腦等器官的破壞亦可望較少。
■記者于健民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