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人物】港資投行百富勤90年代在資本市場叱咤風雲,金融風暴下慘被掃跌,倒閉至今剛好20年。當年為中國企業融資的高層,今天各自在不同範疇為同胞服務,例如是解決他們的不育煩惱。
高寶明當年是百富勤創辦人梁伯韜及杜輝廉左右手,離開後兩次籌辦投資銀行,前年9月加入民信金控,亦即今天的茂宸集團(273)。除老本行金融外,茂宸兩個月前買入婦產科中心,大搞現時估值昂貴的高端醫療產業。茂宸市值只約70億元,高寶明擺明要再食大茶飯,「短期內要成為市值100億元至200億元公司……200億太少,300至500億就差唔多!」
記者:周家誠
做開金融,當然先露兩手財技。今年5月17日,茂宸公佈一項交易,旗下茂宸環球資本公司配售35.2%舊股予騰訊(700)旗下微醫、股壇猛人李海楓等,集資2.1億元。茂宸環球資本旗下輔助生殖醫療專科寶德醫務,再以4.35億元收購「體外人工受孕專家」杜堅能醫生及「香港試管嬰兒之父」梁家康醫生的人工受孕團隊。當中2.1億元以現金支付,另外2.25億元靠配股,杜醫生及梁醫生分別獲得寶德醫務12%及9.2%權益。高寶明空手套白刃,「不費分文」,招攬兩大香港名醫。
內地不育普遍 有商機
值得注意的是,寶德醫務集團尚有一位醫生股東持股18.8%,就是有「生仔聖手」之稱的何永超醫生。2016年時,高寶明亦是以金融手段,引入這名股東,變相令集團同時持有輔助生殖服務診所RHC、勝利及領勝,逐漸建立體外受孕業務王國。
「用金融手段,希望將專業(體外受孕)醫生整合,有資源一齊做研究;同埋引入微醫,透過佢嘅網上問診,將醫療旅遊方向做起嚟。」高寶明娓娓道出其大計。收購後,茂宸現時擁有13位專科醫生、3間診所、3個試管嬰兒實驗室,「係香港最大嘅團隊,每年5,000次人工受孕,我哋佔當中三分一。」
不過,高寶明視線早已望向北方。原因是13億中國人不育問題普遍,「每八對有一對係不育嘅,同埋放開生育限制後,孕婦市場會繼續發展,呢個亦係中國核心家庭價值。」現時內地持牌體外受孕診所約400間,服務接近飽和,有能力的大媽,紛紛走出去。茂宸體外受孕業務中,有20%為內地客。
醫外受孕屬高端醫療生意,茂宸集團戰略投資部董事總經理陳永基解釋,視乎身體狀況、診療次數等,各人收費不同,平均開支約為十餘萬元,「好多想懷孕嘅人年紀都唔細,一般35歲就唔好等喇,盡快去做,年紀越大風險越高。」
體外人工受孕另一項商機,是幫女性「雪蛋」,服務費約為8萬元至10萬元,而每粒卵可以保存10年,期間可以捐出,但嚴禁售賣,陳永基說:「女性生育其中一個問題係卵嘅質量,隨住年紀越大,質量會越下降,儲卵就可以把握生育時機,facebook同Alphabet(Google母公司)都有贊助女性員工去做。」
高寶明亦身體力行,將這項醫療科技向不育朋友推銷,「有啲上咗年紀,傾開偈,原來佢哋同朋友講話唔想生小孩子,但原來係不育,咁我介紹咗畀何醫生。」
2016年時,高寶明與另一位百富勤舊人鄭達祖,加入當時股權易手至新鴻基公司(086)前舵手唐登及第二大股東世茂房地產(813)主席許榮茂的民信金控,亦即是現時的茂宸集團。高寶明說:「嗰時公司實體業務冇乜,只係收購咗間證券公司。」兩人目標打造綜合金融服務平台,「當時發展口號係產業+金融,產業要經過收購合併,快速發展公司業務,亦有穩健嘅盈利來源同現金流。」選擇健康醫療,是因為孕婦及嬰兒高端市場可以高速發展,香港分散的私人高質素診所存在整合空間,故此促成多項交易。
長遠可分拆體外受孕業務
近月茂宸亦收購理財公司晉裕及列支敦士登一間私人銀行,「可以銷售保險產品吸高端醫療客,亦利用金融手段幫助產業發展。」體外受孕業務長遠有分拆打算,「作為金融從業者咁多年,呢啲唔會唔發夢嘅,做就要睇時機!」
年近60歲的高寶明,由百富勤、金榜融資、民生國際,走到茂宸。他希望短期內將茂宸市值谷至100億元至200億元,「若太細,投資者未必有興趣,規模化發展非常重要,特別係金融化發展要資本。」說罷他又嫌市值細再補充,「200億太少,300至500億就差唔多,但短期內唔好講咁大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