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尋薇】神秘的川村 天價收費的理由

【翻尋薇】神秘的川村 天價收費的理由

【翻尋薇】
東京銀座,堪稱為美食的武林,各門各派各個高手,各據山頭。有說東京是世上最難訂位的美食城市,沒有之一,只因為,有好些餐廳,不是你願意給錢或排隊排上一年就能如願以「嚐」,而是「交情乃見」——熟客預約制。隱身於銀座巷弄轉角處,正正有着這樣一家名店中的名店,僅有8個吧枱位子,沒有米芝蓮、50 Best Restaurants加持的光環,收費動輒二三十萬𨨥一人,卻是東京最難訂位餐廳的三甲。這家餐廳,叫做川村(Kawamura)。打着牛扒館的招牌,為何能做到天價收費?熟悉東京高級食肆的不少朋友都知道,即使是老牌的頂級牛扒館麤皮(Aragawa),一塊20安士tenderloin足夠二人享用的得獎三田牛,十萬𨨥便可找數——川村的收費,憑甚麼?

每年的5至7月,是川村最難訂位的日子,因為這期間是大原野生黑鮑的解禁期,川村的廚師發辦,便是以黑鮑料理為主,牛扒為輔。大原黑鮑,乃是鮑魚之王,來自千葉縣南部的外房,棲息於水深20公尺的礁岩地帶,成長速度非常緩慢,而且年紀越大長得越慢,3年的黑鮑,往往只有100克左右。日本經濟泡沫時期,黑鮑曾被過度消費,魚穫銳減,到了90年代末期,近乎絕迹,後來政府立法全面禁捕多年,才令產量稍微恢復一二。如今,每年5月開始至9月,才會開放於予漁民捕捉,所以能看到好些高級餐廳因此推出季節限定的黑鮑菜式。川村採用的黑鮑,一律是一隻至少1公斤重的特大號,也是最頂級的貨色,把手機擺在旁邊作個對比,其巨型一目了然,一隻價位約是四、五萬𨨥,視產量而定。

大原黑鮑 膠質飽滿鮮爽彈牙

川村先生的鮑魚做法並不複雜,畢竟食材如此優勝,又何必畫蛇添足?取出活鮑讓你看過以後,便進行「解剖」工序,將肉身與厚殼分離,再把肝臟取出。刺身有兩款:切角和切片。此刻的刀工一定要注意,並非出神入化得令人目瞪口呆,而是你可以瞥見鮑魚的膠質,微微地黏在刀面上。這黑鮑,肉質是極好的,因為膠質飽滿,所以在鮮爽彈牙的口感上,還帶來了軟糯的質感,食味鮮甜。切角的話,能咀嚼而釋放更多鮮味,切片則是享受嫩滑口感為主。這天恰好有俄羅斯的野生鱘魚子醬,一口黑鮑刺身,一口魚子醬,以鹹香的海洋鮮味,帶動活的清甜鮮美,明暗互換,餘韻更甘香,真吃得不知人間何世。吃罷這兩款刺身,就是灼鮑片配現製的鮑肝醬,醇美的滋味不錯,但略顯單調,配一口自攜的十四代龍泉,以酒甜把鮮味推高一度,食味方見姿采。
我最喜歡的做法,當數唐揚鮑片。川村的麵衣調得甚好,薄脆酥鬆,而且緊緊裹着鮑片不脫落,裏頭的鮑片是三分熟,溫度、時間均精準掌控,不花巧卻有高超的嫻熟技巧。再來的牛油煎鮑魚扒,喜歡的是肉質半生熟、裙邊煎得焦脆,鮑魚肌理融入了牛油香,動物油脂與海洋鮮味融為一體,濃腴生香。
吃過了黑鮑五重奏,來一碗過場的牛肉清湯——本來以為只是過場菜,清清味蕾,準備進入後半部的和牛組曲,怎知道這碗清湯如此驚心動魄。湯色清澈無半點油迹,說是一碗茶也不虞有詐。一入口,我就怔怔地不知如何反應,因為實在太好了!裏頭濃縮了蔬菜的清逸馨甜,還有牛味馥郁,喝下肚子,舌尖還蕩漾着淡淡甜意。滋味層次遞進、豐厚飽滿,都收斂在看似平平無奇的清湯中,技術之佳,完全不遜於法國米芝蓮三星餐廳的水準。接下來是牛肉刺身,配生洋葱絲,三分熟的牛扒配搭七分熟的炒洋葱,邏輯簡單而美。生洋葱絲的清甜爽脆毫無辛嗆,我心裏喊出來:淡路島洋葱,也忽然明白過來,那牛肉清湯裏必定有這個洋葱,否則無法醞釀出那股芳馨。馬上向川村先生求證,他微笑點頭稱是。
川村用的牛肉雖是頂級,但並沒有採用指定的產地,而是視乎貨色素質而入貨,所以這次吃的是神戶牛,下次則是未必。牛扒以外,咖喱飯、牛扒三文治都是這裏的名物,做得有一定水準,但又不是非它不可的程度。一頓這樣的黑鮑加和牛廚師發辦,因為另外要了俄羅斯野生鱘魚子醬,6人共吃了120多萬𨨥。以為這是窮奢極侈了嗎?到了白松露季節,這裏的廚師發辦,是從一人40萬𨨥起跳,只因為川村先生會讓你把整顆白松露當扒來鋸,朋友笑說:「特土豪!」有人形容,川村於東京的存在是個謎,我大致認同:以吃食材為主,挺好吃但不見得是驚天地泣鬼神的層次,卻是這般收費,同時大有捧場客。如果能在這裏打卡,還會引起無數愛吃鬼朋友的羨慕。吃美味以外,底下恐怕就是「豪得起」和「訂得到」的虛榮感作祟了。

川村先生即場切鮑魚,刀工細膩。

切角的鮑魚刺身,可見到膠質溢滿。

貌似平淡的牛肉清湯,一喝難忘。

撰文:謝嫣薇(Agnes Chee)
食評人、飲食旅遊專欄作家,作品散見於中港台星馬主要媒體。電郵:[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