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席爸爸手記】
中國人自古以來愛水,但也怕水。自黃河發迹以來,水雖能帶來生活機遇,但每當河水暴發時,總會帶來人命及財物受損,而我於較早前亦經歷了一次小型的水災!
一天,我與家人外出後回家,赫見客廳冒出了一個萬宜水庫,伸延至廚房及睡房,更聽到從廁所而來的潺潺流水聲,心情便已一沉,心中抱怨着又要超時工作,也要處理危機難題。我也知道當前急務是要與時間競賽,盡快收拾心情,進入作戰狀態,把受災範圍減至最低,更要盡快處理好災後重建。不出一分鐘,我便把水掣關掉,用泵通了座廁,把封實去水渠的膠紙除掉,阻截了更嚴重的災難,然後便想辦法把那個萬宜水庫弄乾。
我從廚房找來了垃圾鏟,老大便用它一下一下的把走廊的水都鏟進廁所,讓水能自廁所的去水渠排出屋外,我同時也用地拖,把廳房中的水全都推到走廊,讓老大能發揮最大的效能,盡快的把積水排走。當萬宜水庫被轉移後,全家人都轉戰各房間,睡房、走廊、廚房、客廳,把地上的雜物墊高,再逐寸逐寸的把剩餘的水用布抹乾,然後開着風扇及冷氣,抽乾櫃下的水份。用了接近三小時,靠着小兄弟們的協助,終於能初部清理現場,找到能安躺的位置。我更因為救災成功,被受老二嘉許,冠以現代版大禹這名號。
水災是禍,這是沒有爭議的,不過我們卻可化禍為福。今次我家損失了書刊、傢俬,一家人更是心力皆疲,但我們選擇不埋怨、不找碴,把禍患轉化為福份,享受了難得的同仇敵愾機會,而且我更認識到小朋友們盡力、盡責的一面!雖然過程是苦了一點,但製成品卻使我能感到甘美。
親子小點子──與雨水共舞
玩水是小朋友的天性,我的幼子更喜歡雨天,因為可以撐着雨傘隨處走,也可以與雨水共舞。不過,父母可能不太喜歡雨天,因為在雨天外出十分麻煩,又要拿傘,又要照顧小孩,更怕他們隨意揮動雨傘碰到途人,或者把自己弄濕着涼!
其實小朋友十分期望與父母一起享受雨天,若能與父母一起弄濕雙足,一起踏進水氹,一起在大雨裏同拿着一把傘子狂奔,他們定必記在心頭,成為美好的回憶。當然,未必所有父母都願意共度雨海的,那麼,先與他約法三章,指明不能弄濕上身、不能影響途人,以及只能短時間遊玩。他們也就會十分享受這個限制中的自由,也會永遠記着這些與雨水共舞的回憶,共舞過後,他們當然會聽聽話話,盡快把一切弄乾。
撰文:列氏
八年的全職爸爸生涯,有苦有甜,有血有淚,想過放棄,勉力堅持,為在兒子的生命路上,曾作主席,現今出席,將來只需列席,但從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