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盃終極一戰,未到半場,身處俄羅斯直擊的同事已通報,現場閃電大作,是風雨之兆。結果賽事一完,傾盆大雨直瀉,遮掩了克羅地亞眾將面上淚水,更添悲情。力盡而敗,不足為辱,當莫迪歷接過金球獎,代表成為世界上最好的球員一刻,依舊神色木然;或者只有女總統不理雨水,用力擁抱,才能安慰每個上台領取亞軍獎牌的克國球員。
「森巴」、「香檳」、「性感足球」已是上世紀的事。今日足球防守反擊成為全球趨勢。法國封王,真正支撐起球隊的是一對防守中場。得簡迪,得天下,若加上保羅普巴,城池固若金湯,難怪二人一起上陣,法國的戰績是19戰15勝四和,法國讓球迷明白,進攻贏票房,防守贏冠軍的金句有多真確。
賽前分析決賽,由此至終都堅信法國會是王者,其實在世盃開打的第一天,已經寫下《雄雞高唱 98再現!》。支持法國並不因為是其fans,而是人腳齊整,最重要是有失敗經驗。今次比賽,只看錯了德國,本以為德法會會師決賽,結果德國包尾出局。論人才,德國不遜於任何一隊,講心態,德國卻輸在起跑線。難怪迪甘斯領法國登頂後,也坦承在歐國盃之失,造就了胸口上的「第二粒星」。
賽後我說法國有運,不是因為那VAR,現實是比列錫的手的確有接觸到足球;有運,也不是指那球烏龍,基沙文精準的落點,克國不能不頂,縱非文迪蘇傑,尾柱的法兵也肯定可以頂破網。有運,是克羅地亞經歷三場120分鐘的賽事,已是強弩之末,法國踢來比淘汰賽任何一場都要輕鬆。
正常來說,決賽之後,總有功臣罪人,可是今仗,真的難尋輸家;克羅地亞諸將用意志透支身體,莫迪歷、文迪蘇傑等,縱知道難以反勝,也努力到最後一刻,豈會是罪人?就算負於同一對手,已比「黃金一代」進了一步,由季變亞,可是克羅地亞的「黃金二代」大都年過30,反觀法國年輕得多,麥巴比只是19歲,正選中最年長的門將洛里斯也只是31,就算八年後,可能仍有大部份球員留下,就看他們能否以戰養戰,不失鬥志,不重蹈德國覆轍。
自2006意大利封王之後,歐洲球隊連贏四屆世界盃,今屆更是四強皆歐洲天下。其實歐美差距越來越少,勝負在於球場上的執行和紀律,當然身體質素,以及足球土壤,都有影響。今次的冠軍法國,早非傳統的歐洲隊,比起98年那支冠軍隊,有更多移民後裔;98一隊22人大軍名單中,有14人有其他國籍血統;今次這一隊,則有15人與非洲有關,所以法國既有歐洲球隊的戰術和部署,也有非洲人的氣力和爆發力。
法國自82年柏天尼翩翩起舞後,一直不乏人才,若果團結一致,其成就不會比德國遜色;可是法國民族高傲率性,缺乏紀律,之前就多次內訌,在2010年那一屆,逼宮罷操都齊;最好笑是教練杜明尼治教波之餘也懂占星,據報連皮利斯都屬不利杜帥的天蠍座而落選。之後賓施馬和華布拿的性愛影帶勒索事件,也見到法國隊內麻煩多多,加上不時死灰復燃的極右主義,強調「法國人優先」的政策,都令法國足球蒙上陰影。
迪甘斯成為世盃史上第三位以球員及教練身份捧盃的傳奇,晉級之路贏盡亞、非、南美和歐洲球隊,這座冠軍證明了法國的雄厚實力,最大的敵人只是自己,只要沒有內訌,團結一致,那巴西也好、德國也好,都不易阻止雄雞繼續高唱!
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