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央視《新聞聯播》出現「提場」黑衣人後,中國開始「去習」,以遏畫像被潑墨之風。
個人崇拜帝制永續,搞過了頭,當然尋源清本抓重點,好過全國購買墨汁墨水漆油實名制,或禁售,買賣均連坐誅九族。須知糞尿痰涎甚至顏射,都是不費錢的,所以把習畫像撤了,緊急降溫,簡單省事。
否則多多黑衣人也不夠用。除了當新聞主播的臨時改稿指導員外,還要忙於在全國大江南北13億人口中間,擔任監察員二五仔無間道小腳事媽,日夜警覺捉拿「潑民」,疲於奔命。
黑衣人總令我想起日本歌舞伎表演時,重要的特色:「黑子」。我雖不曾看盡「歌舞伎十八番」,但常見「黑子」。演員們造型衣飾瑰麗,是另一種美學,而台上黑衣人,主力協助演員更換衣服、傳遞小道具、搬動佈景、護進護出、托舉……與主角相比當然不起眼,卻不等於觀眾看不到,只因約定俗成且是對舞台特色的尊重:「黑」象徵「無」。正如周星馳的「你睇我唔到,你睇我唔到,總之你硬係就睇我唔到」。潛伏在陰影裏,連自己也假裝不存在的黑子,默默地助演,無名無姓無身份無角色──即使在政治舞台上,因奉命,也不怕穿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