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訪】叱吒廚房武林三十年 收爐手藝有繼  大埔俠骨吳師傅

【廚訪】叱吒廚房武林三十年 收爐手藝有繼  大埔俠骨吳師傅

【廚訪】
大埔有位能文能武的高人,18歲未夠開武館,掌風勁亦愛掌勺,30歲退出武林,投入廚房鑽研古法粵菜,得意之作百花雞八寶鴨惹味入魂,走到花甲之年,放下私房菜退休去。可幸,他只是退居幕後,繼續指導門生叱吒大埔。這位高人是私房菜「吳師府」老闆,人稱俠骨吳師傅。

吳永皓,人稱吳師傅,是俞家雲掌傳人,也是一名私房菜廚師,無論打功夫和煮食,均廣收門徒,其中有兩名徒弟先後在大埔開店做老闆。在大埔區他的名字響噹噹,每日會到大埔街市買餸,在街市裏無人不識,均以大俠形容他。曾有一個熟客說,吳師傅為人除了廚藝高,還好好心機教徒弟。不過這位大俠並不完美,因炒賣丁屋,由千萬富翁變破產。他今年60歲,決定退居幕後,私房菜會陸續停業,到徒弟舖頭做顧問。
「如果你說我像葉問,我覺得自己像霍元甲更多,因我既仗義又夠執着。」吳師傅說。如果你第一次見到吳師傅,你會覺得他不像一位廚師。他同為國術師傅,14歲學功夫,17歲零8個月開館授徒,創下香港最年輕的開館紀錄,弟子有五屆香港拳王黃秉基,徒孫有1986年香港拳王莫壯敏,打拳徒弟至今傳至第5代。他外表粗獷,但內裏其實文質彬彬。因喜歡寫作而研究詩詞歌賦,可以出口成文,經常說古語。「我讀書不多,讀到中二便離開學校。但正因為學歷不夠,又不甘心落於人後,慢慢對文學培養出興趣,決心研習。自9歲起便無放棄過看書的機會。」

吳永皓(中)在大埔發迹,之後廣收為徒,其中兩徒袁廣堅(左一)及(右一)佟刃都在大埔開舖做老闆。師傅兩旁為佟刃兒子佟宇(左二)及女兒的男友鄧灝軒。

太太形容吳師傅勤力正直,視煮食為藝術。

吳師傅(左)是俞家雲掌第六代傳人。

投資丁屋致破產 曾落難願助人

30歲從武林退下來後,便轉向廚師之路。吳師傅自小跟隨祖母學煮客家菜,曾跟隨李曾超群學廚,在大埔開「和暢」賣粥麵,後轉戰私房菜主攻古法粵菜。「我做廚房對每一樣東西都要有深刻的認知,無論是菜式的掌故或來源都要知清楚。為甚麼叫百花雞?它只是有雞之名無雞之實,是蝦膠來的,將白菊花打一個上湯芡倒在上面,白字是不吉利的,逢白都會變做百,就叫作江南百花雞。」還有清朝古菜八寶鴨,全鴨去骨釀入乾蒜糯米,都是吳師傅的招牌作。
他至今收過30多個飲食徒弟,有不少已自立門戶做老闆。「我教徒弟是不收錢,因為自己曾經落難過,我會希望當時有人扶持我一把,將心比己,人家有難的時候,何不幫一幫別人。」他最悔恨是投資失敗,投資丁屋致負資產,2008年宣告破產。「破產後上巴士都要數夠不夠散銀,身上連五毫子都無,那是赤貧,要還錢給人,被追數追到窮。」他現在還是租房子住,住大埔700呎村屋單位。「是無以前咁輝煌,但現在來得瀟灑。如果用財產來衡量我,一定不值一提;用其他才能衡量我,還是值得提的。飲食在我人生只是佔很少部份,我跟你說文略武,我不會接受廚房是我的一切。」他續說:「做人都要做一個特別的人,只是義助他人,不問收穫,雖不是偉大到聖雄甘地,但我有這樣的能力幫人,那就是個開始吧!你每幫一個便改變了他的一生。」

記者:何嘉茵 
攝影:鄧鴻欣、鄭明川、伍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