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訪】
不少人找吳永皓拜師學藝,其中他有兩個得意門生都在大埔開店做老闆。「我的飲食徒弟有30多個,收徒弟的條件最重要是勤力、有禮,如果符合這兩個條件,每個人過來叫我一聲師傅,我都會教,好多中廚都不願意教人,原因是自己技能少,怕人家學完超越自己,我就不怕啦!」徒弟滿師自立,「徒弟跟我在大埔開店有地理優勢,說他們是蟲變龍可能略為誇張,但他們的人生都進步了很多。」
吳師傅的大弟子是袁廣堅,他今年30歲,跟了吳師傅六、七年,已是在師傅身邊資歷最深的徒弟。「阿堅好勤力,但好急進,他本身毅進畢業,做過裝修、推銷,試過做架木頭車擺走鬼檔,之後找了這間舖,但業主怕他交唔到租,所以介紹他比我認識,着我指導一下。見他盲舂舂,便教他做雲吞麵和醉雞麵。」吳師傅這樣形容他。「師傅為甚麼要幫我?其實那時他沒有收到甚麼利益,我們連電話號碼都未交換,我惟有每日10時到店舖見師傅,他教了我數星期,漸漸建立起這段師徒關係。」阿堅說。他在大埔隱蔽商場開了「暢和麵家」,舖頭只有200呎,靠雲吞麵和醉雞麵月賺12萬元,野心大,開工場,一年擴展到4間加盟店,但步伐太快,轉眼已有兩間結業。阿堅說:「我分身不暇,有好多事不是自己用肉眼監控到,像做豬雜的食材,加盟店選用薑絲及蘿蔔,搞到我像沒有用上真材實料,因為師傅教落豬雜本身可用胡椒去掉腥味,不用特登加薑,因為薑和大地魚湯底不襯。有時細節位覺得無所謂,但其實好影響其他人對於加盟店的觀感。」吳師傅說:「他經驗不足,以為每個人都會跟着他劇本行,怎料中招了。阿堅夢想是做上市公司總裁,希望他踏踏實實,可以一步一步來。」
不夠師傅勤力 子隨父拜師半年
還有一個徒弟,佟刃只年輕過60歲的吳師傅4年,是年紀最大的徒弟,跟了師傅四至五年。他在內地開電子廠,後因行業式微而退休,認識了吳師傅,重新追逐飲食夢,今年開了「和暢金廚」。「以前在內地做生意,看不到子女成長,記憶很淺,很想有環境可以一家人工作,飲食又是我興趣,於是找師傅教我做。最初我是應徵洗碗,試過吳師傅手藝,覺得很好味,第二日便問師傅,可不可以早些返工跟他學廚。我一向這樣跟師傅說:『我工作數十載,但現在的是我最開心的日子。』」佟刃做得最好的是蝴蝶腩和客家釀豆腐。「見他做得積極,便將自己做落的舊招牌給他,替他站台,可想而知我對他的寄望是很大的。」吳師傅說。「(師傅)起身比我們早,工作做得比我們多,休息比我們少,我父子怎樣也不及師傅早起,他很有魄力。我兒子做了他的閉門弟子,跟隨師傅半年多,看到兒子的變化,覺得他整個人成熟多了。」
暢和麵家 大埔寶湖道3號寶湖花園商場二樓222B號舖
和暢金廚 大埔南盛街17號南盛樓地舖
記者:何嘉茵
攝影:鄧鴻欣、鄭明川、伍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