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物誌】鐵漢冧女 手抄《紅樓夢》抄到手殘…

【詠物誌】鐵漢冧女 手抄《紅樓夢》抄到手殘…

【詠物誌】
朋友T看上去是個粗枝大葉的麻甩漢,兩年前閒聊間他向我透露了一樁大工程,每晚夜闌人靜,他執意坐在桌前為女友一撇一劃的手抄《紅樓夢》。

「70多萬字呢,老友!儍的嗎?」我差點沒噴出口中的青島啤酒,瞳孔放大了十倍在吼問,當事人露出一副泰山崩於前而面色不改的神情,表情彷彿在答:哥就是任性。
「不是任性,是她喜歡《紅樓夢》,喜歡《牡丹亭》。前年中秋,想送一份禮物給她,不知送甚麼。於是花半個月手抄了《牡丹亭》。當時覺得不太難,於是便挑戰《紅樓夢》。」在微涼秋風中,他向我展示那本手抄《牡丹亭》的照片,竟然還親手釘裝成線裝本。T當時預期,手抄《紅樓夢》三個月後可完工,作為女友一月份的生日禮物。
莫說三個月,對於滑手機一族,手寫三個字都想頹然擱筆了,還是送Pandora慳水慳力吧?T笑他人看不穿,黑色墨水劃過,一筆一劃,工工整整,他說抄一回大概就要換一支秀麗筆,足足報廢了45支,像一樁另類的成就。
「錯了繼續抄,不換紙,自然就好,不一定工整。如果認真看是可以看出當時抄寫時的心情,有情緒起伏的。」T認真得像在形容宗教儀式。
真正喜歡《紅樓夢》的人,可能都有閃過手抄一遍的瘋念。《紅樓夢》本身不就是以手抄本問世的嗎?也正是因此,兩百多年來,《紅樓夢》出過不同版本,最浪漫、最貼心的當然是有一個他為你而抄的版本。他的生命和喜怒哀樂,也收縮在字裏行間,感受曹雪芹的脈搏,逐節認識鋪陳出場的人物、賈府的每個角落,一字一字地抄寫時,不自覺地被帶進書中、帶入夢中,身臨其境地與主角們經歷痛苦、疏離、迷惑和愛恨。
花開花落又一年,那天見酒樓開始賣月餅券,我想起這位沒見一段時間的老友與他的「中秋禮物」,手痕發個訊息問他完成指尖上的「港珠澳大橋工程」沒有?
他幽幽說:「我受傷了。那時每天幾乎抄6,000到8,000字,抄到33回的時候,手掌和虎口發麻無法彎曲,幾乎整整一年才慢慢恢復過來。」《紅樓夢》33回,不正正講闖了禍的寶玉被父親打到屁股皮開肉綻嗎?結果,女友生日當天,T只送上前30回的手抄《紅樓夢》。
「至今沒抄完。」T嘆口氣道。
「癒後才繼續吧,她會等你的。」我脫口說。
「但是,故事未必按照你想像的方向發展。」T停頓半晌繼續:「浪漫的過程未必有浪漫的結果,我們已經分開一年多了。」
「……」
《紅樓夢》未了,緣份盡了;宣紙留白,愛情也留白,但那句:「莫失莫忘、不離不棄」仍然刻骨銘心。夢是前事、花是故人,愁緒滿懷無釋處,最後一切追憶成泡影。二人相處的時光,交換過的溫柔,字裏行間翻湧着的感情,添上一抹茫然未知。
「沒關係,我會繼續抄下去的。」T說,我估他藉着抄書,跟自己交了心。
「抄好後,給她還是下一個『她』?」我問。這次他沒回話。
「明年花發雖可啄,卻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傾。」《紅樓夢》一句突現腦海。

撰文:鄭天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