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水耕菜在香港大行其道,本身是地質學家及工程師的柳承發(Sanford),與曾於跨國管理諮詢公司任經理的麥嘉晉(Raymond)放棄高薪厚職,今年初投身水耕業,在鬧市成立水耕菜園Farmacy,培植食用花卉和香草。MBA畢業生變身城市農夫,創辦人兼行政總裁Sanford指兒子出生令他關注食品安全問題,到現時蔬菜大部份是外地入口,不但運輸時間長,質量亦難以保證,決心研究城市耕作,令蔬菜可以即摘即食,為下一代提供最安全和最新鮮的水耕蔬菜。
供給附近合作餐廳
Sanford與Raymond因為修讀港大工商管理碩士時同組研究有關創業的功課,與另外三名同學一同到美國紐約考察,認為垂直耕作有發展潛力,成就了Farmacy的雛形,現時五名組員均是公司股東。他們首個農場選址在商業旺區銅鑼灣商場內,旁邊是比利時酒吧,附近則是與他們合作的餐廳,玻璃櫥窗的設計令路人能看到耕作環境。首席營運總監Raymond指,他們理想中的水耕是公眾可參與,甚至可在家種植,故着力研究於開放兼安全環境下的水耕技術,發揚「自己親手種菜」的文化。
Sanford補充,城市耕作概念源於「城市越來越大,農地就被侵佔得越來越多,當農地距離城市越來越遠,運輸成本都會增加,成件事唔符合邏輯,亦唔符合可持續性」,故合作夥伴都在銅鑼灣和蘇豪區,香草採摘後半小時內可送到餐廳。他們長遠希望可以與大型屋院或社區合作,將水耕推廣至全港十八區,期望區區都有本地的農產品,打破「來佬貨先係好」的迷思。
■記者陳嘉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