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來書友和我一樣愛學術八卦,此前我用心寫的短文,他們不看,這兩個星期,一語及郭沫若這樣的人,劉大狀和寶珣兄都來信說好看,說起來還頗有火上澆油的亢奮。公器私用,臧否人物,實在是我們這種偶爾寫寫專欄人的雷區,不可不察,因為沒有太多篇幅去澄清,往往只能點到即止。當然,郭沫若的政治學術權謀,傳聞多,也招罵,的確討好讀者。我讀過徐慶全的文章,由驚動高層的《魯迅全集》一條注釋,說到郭沫若,很多文壇史實,比如有林默涵、李一氓、周揚的信,徐慶全套用李一氓的話說,郭沫若之所以為郭沫若,不在於他寫了幾篇諷刺魯迅的文章,而在於他站在中國勞動人民一邊,站在中國共產黨一邊,貢獻了他的智慧。
說郭站在共產黨一邊,然而他化名「杜荃」寫文章《文藝戰線上的封建餘孽》罵魯迅反革命,是不是等於說魯迅站在共產黨的對立面了?這可是不得了的事。魯迅幾年後才回擊,就是《三閑集序言》裏說的:「我到了上海,卻遇見文豪們的筆尖的圍剿了」。魯迅這裏的「遇見文豪們筆尖的圍剿」,也就是後來中國現代文學史上著名的革命文學論戰了。
「革命文學論戰」不好玩,這事好玩在於,郭沫若膽敢指名道姓罵魯迅,然而後來幾十年,卻不敢認。他的老搭檔馮乃超問過他,他說記不起來了。呵呵又未到老年癡呆,那麼精采的文章,會記不起來嗎?「他[魯迅]是資本主義以前的一個封建餘孽。資本主義對於社會主義是反革命,封建餘孽對於社會主義是二重的反革命。以前說魯迅是新舊過渡時期的游移分子,說他是人道主義者,這是完全錯了。他是一位不得志的Fascist(現通譯為法西斯,也有的譯為棒喝主義者)。」
《魯迅全集》的責任編輯陳早春下了一番功夫,查明這個罵魯迅是封建餘孽、二重的反革命、法西斯的,就是中國學術界頭號人物郭沫若。早在一九七七年版《魯迅全集》編輯時,在「封建餘孽」注釋中,杜荃加注:郭沫若。但是,被刪掉。陳早春後來告訴徐慶全:一九八一年版《魯迅全集》初稿上,他又注明了杜荃是郭沫若,定稿小組審定時,劃掉;第二稿注明,仍然被劃掉。在第三稿、第四稿、第五稿上,仍然堅持寫上,但都如同以前一樣,還是被劃掉了。
我手頭沒有二○一二年版的《魯迅全集》,不知道杜荃後來是否成了郭沫若。徐慶全說郭沫若著作編輯委員會,倒是認可了陳早春的考證,兩篇署名「杜荃」的文章,收進了《郭沫若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