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盃決賽將於下周日晚上11時在莫斯科盧日尼基體育場進行。題外話今次決賽在無可避免下與溫布頓網球男單決賽撞期撞時間。天氣預測上莫斯科天氣可能不似預期,要留意。
法國率先晉身決賽,球隊的穩定性是一個很大關鍵。這一班球員部份如保羅普巴、馬賽的泰奧雲等在2013年曾奪世青盃冠軍;14年世界盃淘汰賽對德國時顯得有點稚嫩;及至16年歐國盃進入決賽僅敗於葡萄牙腳下,連串成績證明法國足球近年基礎頗佳,大賽的經歷及經驗也在不斷累積。雖然法國足球有大量人才,但自1982、98年以至今次,都是傳統地、偏向保守及合理地採用以穩為先的陣式及用人模式。法國防線因在世盃開賽前有傷兵下並不完整及穩固,中前場基沙文變為攻擊中場,陣形與在歐國盃時不同,表現因而也不同。而冒起年多的基利安麥巴比大放異彩,四強時後腳交予基奧特若成入球肯定成世盃經典。
克羅地亞晉身決賽是多種因素結合,球隊表現固然穩定,六場比賽亦接受過不同考驗,歷史性入決賽全沒幸運元素。四強戰首先落後,也要面對英格蘭快馬們的突入,不進一步落後及沒慌亂是級數表現。雖然上半場左邊的比列錫及史卓歷表現有點緊張,但下半場已有所改善。綜觀全場,繼對阿根廷後,克羅地亞再次令著名球隊進攻接近啞火。全場射門中目標次數是七對一,英格蘭的一次就是那罰球的入球。
克羅地亞連踢三場120分鐘,亦足足比決賽對手法國多踢一場的時間!對英格蘭末段有莫迪歷及文迪蘇傑體力耗盡或其他人抽筋的情景,未來三天在回復上只能盡力而為。
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