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寫古代「超級狀元」王維的時候,沒留意臨近DSE放榜,直到昨晨一覺醒來,才發現鋪天蓋地的報道,都是關於那位考得九科5**的狀元,真巧。在中國人傳統觀念裏,中狀元是光宗耀祖的大事,自然萬眾矚目;對「科舉」新聞感興趣,證明你骨子裏仍然很中國人。口裏說不,點擊很誠實,狀元新聞無人過問,媒體自然不屑報道。除了主角名字不同,這種新聞的內容,數十年如一日,但讀者依然樂此不疲,可見這戲碼比大台劇更得民心,比亞視更加永恆。每年報章皆聚焦於個別狀元的故事,彷彿大眾真的對其應試心得很感興趣,卻甚少有人探討「狀元」的本質,今天不妨拋磚引玉談一談。
狀元間當然有個別差異,但以我所見,他們絕大部分具備以下特徵:
1.思想正面:座右銘是「平常心看待考試」,最喜歡說:「成績唔代表一切,考得唔好就再接再厲。」
2.嗜好健康:喜歡踢波、彈琴、聽音樂、看書等。
3.勤奮自律:從未聽過有狀元自誇過目不忘,一目十行,人人皆按時間表溫習,紀律嚴明。
4.談吐圓滑:比如本屆超級狀元黃同學,被記者追問廿分鐘,由「土地大辯論」到「一地兩檢」,題目應有盡有,唔應有嘅都有,統統給他氣定神閒打發掉,其間一個人也沒得罪,堪稱「標準答案生成器」。
5.志願宏大:狀元絕不傾慕虛榮,滿口銅臭,不是想做濟世為懷的醫生,就是關心公義的律師,總之要貢獻社會,報答雙親。
以上特點,最罕有是第五項。我決不懷疑他們的真誠,但在濁世打滾幾十年,很少遇上真正有宏大志願的人。今時今日和尚也在斂財,牧師也要炒樓,出家人尚且如此,何況凡人?能符合第五項的,萬中無一,難怪狀元那麼矜貴了。
從命理角度看,狀元有沒有特殊命格呢?紫微斗數有一格局,所謂「陽梁昌祿,傳臚第一名」,表示在命盤三合位上,會齊太陽、天梁、文昌、祿存或化祿的人,最擅長讀書考試,在古代就是科舉高中、做大官的命。懂斗數的人都聽過這道公式,但並非人人想過公式的意義。翻譯為「人話」,「陽梁昌祿」是指一個人有理性、懂修飾、能自律(文昌本義),能力識見比一般人稍高(天梁本義),加上思想光明,而優點亦能明亮地顯露出來(太陽本義),自然就容易升官發財(得官祿)。「陽梁昌祿」四字,不就隱含了上文那五大特點嗎?即使你覺得命理無稽,但古人術數系統的語言符號,的確把世事看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