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認識杜小喬嗎?如果,你每晚還沉迷《宮心計2深宮計》,周末會投入在《流行經典50年》,可能聽都未聽過;如果,你有上網觀看短片的習慣,尤其愛瀏覽高登或連登,肯定知道杜小喬又名娘娘。
以前,美女如果想入行,可以選美,可以參加歌唱比賽,可以讀藝訓班,可以在百德新街企定定給星探發掘然後做模特兒。今日,美不美也好,自拍一條短片放上網,成效可能更快更大。「我從來沒有自己拍片擺上YouTube。」杜小喬強調。對,杜小喬不是YouTuber不是KOL不是網紅不是靠點擊率生存的游擊隊,她最近簽了傳統娛樂公司,是名正言順的藝人。偏偏,自言不太懂得娛樂他人。「我其實不似大家想像中的娘娘。
「我承認自己是個麻煩少女。麻煩就一定是個問題?我不認同。」
撰文:方俊傑
攝影:陳俊強
不做明星做紅人
很多人誤以為杜小喬像火雞姐丁可欣一樣,在網絡捧紅自己後,反攻電影電視唱片之類的老派娛樂。杜小喬不是。「讀大學時,在迎新營,認識了自編自導自演網絡短片的熊仔頭。他說看到我有娘娘的特質,堅持要找我拍攝其中一條短片。起初,我想拒絕,因為娘娘的角色乞人憎;既然答應了,便演吧。短片出街大半年後,建基於娘娘的角色,開始出現很多合作關係,拍廣告,拍短片,算入了行。」
本身就讀語文系,一心打算找份簡簡單單的繙譯工作,做個平平凡凡的OL。「我喜歡語文,但不代表擅長溝通。我是那種每次做完活動立即返房,完全拒絕跟任何人交往的類型。」跟娘娘的愛笑、樂觀、單純,兩個極端。既然沒有發過明星夢,大可以放下娘娘身份,做回極度內向、獨行獨斷的杜小喬。「開始有人叫我娘娘,找我合照,說因為我個角色,讓他們變開心了。同時間,我也變開心了。我不想做由一班團隊創造出來的明星,但我想做個紅人,一個有自己思想有自己決定,呈現到真實性格又做到自己喜歡工作的紅人。」
要做紅人,偏偏要先做明星。沒人認識杜小喬,只認識娘娘,而娘娘其實不是杜小喬。「娘娘的性格不討好,但演出討喜。自己的真實性格跟娘娘太不相同,她快樂,我不是。我好想將演繹的角色跟真實的自己分開,所以,我會用『她』來形容娘娘。但我要先令到全世界都知道有娘娘的存在,我才有議價能力。一開始,杜小喬只是個普通人;到現在,也是。不普通只在於我要承受娘娘的名聲。
「不過,當人人也話我就是娘娘,有時,也會開始忘記自己是誰。為甚麼笑容會多了?為甚麼笑容跟以前不同了?我真的跟娘娘一樣是個開心的人嗎?」
一邊高興一邊討厭
人類就是矛盾。創造了娘娘五年,說起娘娘,很多人條件反射想起杜小喬,本來是一項成就。「我高興,也討厭。兩種情緒也存在,一定是。」高興是高興在有人會留言,說娘娘的演出,給他們帶來能量。「我很感謝。這也是我的能量來源。」另一方面,卻受之有愧。「娛樂事業,理應娛樂大家,但我根本沒有開心的元素,又可以給大家帶來甚麼?」杜小喬說,她也有偶像,會因為偶像而備受影響。她是別人的偶像,她為自己擁有相似的影響力而擔驚受怕。「一旦我不快樂,原來真有人會因此崩潰。
「所以,我更加不想假扮開心下去。」
開心可以很簡單。繼續安守本份的演好娘娘角色,觀眾與客戶喜歡,自己又搵到食。「是呀,娘娘根本是一份product。」不開心也可以很簡單。「由nobody到somebody,個個開始喜歡自己,憎恨自己,評論自己,抨擊自己,我就知道自己要做回自己。我不可能無時無刻也承受娘娘帶給我的所有。我不甘心,也不喜歡。」情緒低落到一個地步,讓杜小喬曾經患上紅斑狼瘡。「當承受不到壓力而發病時,想過轉行。偏偏就收到最多留言,對我無限支持。是很矛盾,我不想再扮演娘娘,但做娘娘令到很多人開心;其他人很開心,就給我很多鼓勵。
「只能夠說,如果觀眾是因為真實的我而一樣感受到力量,一樣的喜愛,我相信我會更加快樂。」
角色與真實
要演好一個角色,有這麼困難嗎?有誰不在演戲呢?在母親面前演個孝子,在丈夫面前演個賢良淑德的人妻,在同事面前演個推心置腹的好友。社會就是靠一連串自欺欺人而運作。世界也是。我膚淺,只能夠理解到,明明自己叫杜小喬,所有人卻只記得娘娘娘娘,的確痛苦。「不認識我,是正常。我一直保持住這種心態。
「我沒有上過電視。就算有,也不是拍攝最受歡迎的劇集,不認識我,沒有甚麼出奇。以前,找我合照的人,你會很清楚知道他們認得我;不認得的,則完全不會記得我。現在,可能多了一批人,你會覺得他們是介乎於認識我與不認識我之間,眼神之中充滿懷疑。」
而杜小喬的短期目標,就是刷走這份懷疑。「我要入屋,我要讓更加多人認識。」如果人生只演死娘娘一個角色,其他人會分不清真人與角色之間的差異。要區分,最佳方法是演出不同的角色,越多越好。「我相信透過不斷的拍電影拍劇集,會做到character building。在演出中,觀眾可以於中間發掘出我的某部份真實,拍廣告出席活動,拍幾多,出席幾多,也沒有相同功效。」終極目標是讓觀眾找到真真正正的杜小喬。「要去到某個位置,才有資格呈現自己是個怎樣的人。」現時有沒有人想看杜小喬的真實?「應該未有。」
「我就要讓自己吸引到人為止。」
九十後
想想也複雜。一般美少女,入行後,大概只會簡簡單單想一個字:紅。過程如何被扭曲不重要,紅了之後,再算。杜小喬於1990年出生,是貨真價實的九十後,似我這類老餅,要運用方法演技才勉強代入得到。
新人類理應有新的處事手法。在追求自主的時代,大量人才選擇斜槓生活,也不願委身於刻板的大機構。杜小喬反其道而行,還是簽約成為傳統娛樂公司的藝人。「我的能力不足,想怎樣做,是一回事,單靠自己力量能否成功做到,又是另一回事。我相信一加一可以大過二。」杜小喬也心知肚明,自己的思緒太跳脫,情緒太起伏不定,也實在需要有些較實際理性的人在身邊幫手平復。
「簽公司前,跟新老闆傾談了半年。我講到明自己是個麻煩的人,不願意對所有事妥協,不會在所有事情上聽教聽話,更加不會接受公司的一切安排。我不是那種需要由頭捧起的新人。我好有主見,到現在也一直是。」一早屈服於生活之下的,例如我,聽到杜小喬這番說話,忽然之間覺得熟口熟面,好像日常聽到的台詞。嗯,似足晚晚睡在我身邊的那位的口吻。幸或不幸,她碰巧也是個九十後。
後記 心情好
杜小喬說,她常想得太多,想到半夜三、四點也不肯入睡,又愛自己推翻自己。看《藍色生死戀》看《流星花園》,也會一路看一路投入情節,猜想自己是角色的話,不會為情情塔塔死去活來。
「你喜歡《藍色生死戀》和《流星花園》?」我問。
「喜歡呀。會有人不喜歡嗎?」她答。
《藍色生死戀》首播於2000年,杜小喬十歲;《流星花園》是2001年,她十一,以為全世界也似自己般喜歡,很正常。我只記得我當時看到一頭霧水,尤其妒忌F4跟宋承憲和元斌,生得靚仔實在好,隨便撥撥頭髮也人見人愛。「不是啦,不是真實的話,不可能長期維持到。藝人的表現,會影響好多人的心情;如果藝人的心情無法控制得好好,表現出來的,也不會好,觀眾會留意到。」杜小喬說,說着自己。所以,她才執着的希望做回自己。
不要以為她是在形容藝人們個樣。
髮型:Dennis Tsui@sevensense
化妝:Onetung Ma
服裝:AMEMPAPA
場地提供:君臨海域酒店Gloucester Hot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