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面對世盃攻力最強的球隊,一個手執精兵的教練,可以如何應對?迪甘斯顯然有詳細分析日本幾乎就擊敗比利時一仗的策略,加上擁有尼高路簡迪這位天下第一防中,結果成功封殺比利時,12年後再次入決賽。悶悶地贏已成今屆主調,迪甘斯的確保守,但戰果就是一切。
一如賽前預計,尼高路簡迪+保羅普巴+馬度迪+華拉尼+烏姆迪迪這張大網,困住了比利時的攻擊好手。記得日本面對比利時不斷壓迫來令對手難以兩翼出波輸頭槌,進攻時也盡量控球在腳,以免比利時發揮速度;可惜末段體力不繼,只能希望在90分鐘內解決對手,結果反輸2:3,非常可惜。
法國今仗戰術大同小異,但細節卻有差異,一來法國本身的中堅擅頂,看烏姆迪迪壓倒費蘭尼,頂入全場唯一入球可見一二;而且比軍缺少了右翼衞梅尼亞,幾乎只能由左路進攻,令法國更易應付。我睇波時與朋友大讚簡迪,說成「是得他得天下」或者誇張,但他在場上覆蓋的範圍極大,當法國防線拉後而不讓比軍靠快攻堅,簡迪就以一人之力在中場掃蕩。普巴今仗收起高章,平平實實與兩位中場拍檔專心防守,間中放直線予基利安麥巴比(圖)快放,表現出色;基沙文雖然死球無睇頭,其實不時移後控制節奏,盡量控球在腳,不冒險放長波;整套部署似足日本,但用上法國的人腳,威力當然更強;加上不發神經的鋼門洛里斯,只能說是固若金湯。
來到四強,沒有球隊會再冒險主攻,兩軍針對防守和進攻,其實代表了高水平足球,若是真的足球迷,應該很滿意法比大戰的張力。
迪甘斯一向保守,今場遲遲不拉開紀錄,到末段還盡量拖慢節奏,當然有風險;而他也確實對法國防守有信心,最後收起基奧特而換入尼桑斯,乾脆連前鋒也不要,就是不怕追平要踢加時或12碼。迪布尼是比利時今仗踢得最好的一個,其傳球簡直是大師級,最後的那球平飛長傳,要是盧卡古起動早一點,預判好一點,很可能射成1:1,那一切就不同了。今仗兩軍中鋒失機頻頻,看在比利時助教亨利眼中,不知有何感想?
麥巴比在比利時嚴密看管下,仍有不少發揮,包括禁區內那球後踭傳球,只是基奧特再一次錯失機會。尾段拖延時間,由邊線踢到禁區,當然缺乏體育精神,之後韋素大力推了他一下,麥巴比沒有倒地碌幾個圈,已算不錯。法比大戰前,C朗正式宣佈加盟祖雲達斯,換言之佩雷斯要在今夏搵代替品。傳過的名字有一堆,包括尼馬、哈利卡尼、保羅戴巴拿、夏薩特和麥巴比等,現在看來,麥巴比最大機會,不過其身價已是全球第二,而且要在PSG手上撬走,恐怕有錢都唔係大晒。
兩邊黃金一代對碰,勝負只差毫釐,也見到盧卡古的不足,他不是搶點型的中鋒,技術也不足夠,需要空間爆破,當遇上法國的聯防式防守,既沒有予他空間加速,一接波後就有人上前干擾,已足夠令他無法入球,甚至回傳也難。基奧特的接波轉身起腳,就是盧卡古做不到的技術。始終身形太重,起步加速要時間,結果是未能配合迪布尼的傳球。比利時之前試過無鋒陣,又浪費了比軍的兩翼和長傳,今次吸取教訓,或者在死球配合上要花更多工夫。因為未來足球趨勢,還是防反為主。
世界大同,足球變遷,正如「森巴足球」不再森巴,法國的「香檳足球」也不再芬芳醉人,有時足球未必要多波入,如1986年法國對巴西打成1:1的比賽(法國最終互射12碼勝出),就稱得上是華麗足球的極至,柏天尼對薛高令人目不暇給,不過最終法國也是不敵沉悶精準的西德,只能屈居季軍(對手剛好是今次的比利時);巴西之後幾屆更變得以守為先。今日足球重逼搶,要踢出行雲流水太難,過足癮輸,法國早已試過,今次悶悶地踢,只要能贏到尾,勝利自然比香檳更甜美動人。
文:仙道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