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嚴控輿論「拖字訣」爭取外援

中共嚴控輿論「拖字訣」爭取外援

【拆局】
自今年3月,中美貿易戰開始醞釀後,內地媒體報道相關消息時表現亢奮,視之為國力之戰。官民爭相出謀劃策,其中以社保基金理事長樓繼偉的建議「先打大豆、再打汽車、打飛機」最為出名。同時,內地傳媒的評論,普遍將美國總統特朗普刻畫為小丑,《人民日報》於6月15日的文章更指,「美方的反覆無常,讓中國認清了特朗普蠻橫無理、自私任性的面目」,近乎人身攻擊。

反映中國對前景不樂觀

但6月尾貿易戰正式開打後,內地傳媒的言論反而收斂,到昨日美方再出招加碼,相關報道變得更為克制。中央嚴控輿論,正是顯示對貿易戰的前景不樂觀。為免內地民眾情緒被挑動,造成日後的政治壓力,當局寧願選擇低調處理。
按照美方在5月4日所提交的談判清單中,美國共有八項主要要求,其中最重要是必須減少2,000億美元(約1.56萬億港元)的貿易逆差、停止資助「中國製造2025」、將關稅減至不高於美國的水準、按美國對中資公司政策,同等對待美資公司(即允許Google、facebook等在華營運)。這些條款中方均無可能同意。
中國在加關稅方面無法照跟美國,要反擊惟有在其他的方面出招,包括阻擾美資公司,例如蘋果電腦的營運、拋售美債等,但這些措施是「七傷拳」,對中國的傷害並不會少於美國。
以昨日中方反應來看,當局目前採取的思路是「拖」字訣,並發動包括歐盟、美國商界等外援,抵制美國加稅方案的通過。這種策略若要奏效,需要涉及大量的枱底交易,如此一來中方更需要保持低調。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