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台灣家】甚麼時候要走?

【有個台灣家】甚麼時候要走?

【有個台灣家】
在這星期,不約而同地收到兩個朋友給我們的訊息:「我們一家要移民了!」

記得在上個月,在網絡上看過一篇文章,分析了97年移民潮和現在這股移民潮的分別,文章提到97年的香港人選擇離開,是因為前景不明,因害怕和擔心未來的發展而離開,所以有不少人在看到回歸後的幾年,香港好像沒甚麼問題時,便放心地選擇回流香港。但看看最近這些年的新一股移民潮,那些香港人都是親眼看見、強烈感受到我們的家改變了,眼前的一切不再是危言聳聽,而是事實擺在眼前,也是慢慢感受到那種給步步進逼的危機,所以這些年選擇離開的人,應該不會回來了。
我們都是選擇離開的其中一分子,看過文章後特別感同身受。那天晚上和老公聊天時,我們都說,其實我們從小到大,從沒有想過會移民離開香港,我們都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也不是甚麼「海歸派」,香港以外的地方舉目無親,誰想到今天我們已經一家移民到台灣。我相信近年選擇離開香港移民到外地的家庭,都是花了很大努力和勇氣去踏出第一步。這一年來,在我們facebook的專頁,幾乎每星期收到很多素未謀面的香港人,向我們查問移民台灣的情況,更有很多香港的朋友是專程一家人飛到台灣探望我們,到我們的餐廳和居住的社區探路「看環境」。
不知不覺間,原來大家在討論的,已經不是「走和不走」的問題,而是「甚麼時候要走?」
我們從沒刻意要說服任何人要離開香港、移民外地,畢竟要離鄉別井,這個決定絕不能輕率,而且每個家庭的條件、顧慮和面對的問題各有不同,有時候也不見得離開香港是唯一的選擇。我們有些朋友仍在香港當公務員,依然人工高福利好,確是未找到任何迫在眉睫的理由要跳出舒適圈。
所以說到底移民這回事,還是「你有你嘅生活,我繼續我嘅忙碌」,大家各有前因莫羨人,沒有人說服你要離開,也不用羨慕已離開的人,我們的而且確有遇過,選擇了離開的人依然繼續抱怨,覺得自己離開香港後掉進了另一個鬼地方中生活。或許離開不等於逃避,移民到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都不能保證從此可以幸福快樂,如果心胸沒有打開,一直只是緬懷過去,不能活在當下,那可能一切也是徒然。
昨晚在我們小社區的香港移民家庭聚會中,由一年前的小貓三四隻,變成坐滿一圍大圓桌後還要「加凳」。世界之大,放遠了眼光,就總能找到我們的容身之所!

在移民這趟旅程上,孩子可能是最快樂的人。

如果沒有活在當下, 移民可能都是徒然。

撰文:Cass(King Kong 媽媽)
80後爸媽,兩年抱兩後,做了全職爸媽陪伴孩子成長,2017年5月舉家移民台灣,重新出發,帶著孩子找另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