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放榜的日子,考生和家長的心情難免緊張。假若成績不似預期,考生心情跌落谷底,考生自己和家長該怎麼辦?思健心理諮詢中心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教你以下幾招應付。
第一招:調節心態
接過成績單,考生或者會即時判斷自己的前路,例如能否入讀心儀學系,又或者成績強差人意,對前路非常迷茫。考生須明白DSE、入大學不是唯一出路,不應有「入唔到大學=玩完」的心態,學業只是其中一環,並不代表人生的全部。人往往會將學歷與成就掛鉤,但學歷不高又有成就的人卻多的是,人長大了,便會發現再無人理會公開試成績。很多職業對學歷要求不嚴格,入讀大學絕非唯一出路,而且坊間都有不少傾向職業導向的文憑課程,也是其中一條可行出路。
第二招:避免比較
面對傳媒鋪天蓋地的「狀元」新聞,或者是朋輩間的炫耀之風,即使你的成績並不理想,也不要跟別人比較。要知道人人的能力不同,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長處短處,不必把成績看得太重。雖有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但也要明白現實就是付出不一定會有十足回報,盡了力便可。
第三招:做足準備
預先想好以下三個有機會出現的可能性:「成績比預期好」、「成績跟預期一樣」、「成績比預期差」, 預先計劃好較長遠的幾個方案,想好每個情況下該如何部署,有助到時作適合自己的選擇。如有任何疑問,可請教老師及師兄師姐。假若成績比預期差,不要隨波逐流,人報我報,未了解清楚課程便貿然報讀。只管把「水泡」套在身上的做法並不理想,一時的安心或會換來一生的後悔。
其實家人對考生的期望,亦是考生另一主要壓力來源。為人父母,望子成龍是人之常情,但假若子女的成績不如理想,身為親人,應盡量安慰,並跟子女一同好好部署出路,而非立即責怪子女。若留意到子女為放榜感到非常擔心和困擾,出現焦慮或抑鬱情緒,應盡早尋求專業協助。
資料來源:註冊臨床心理學家趙思雅
記者:李煒汯
即Like全新飲食專頁【籽想好食】: https://www.facebook.com/food.apples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