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持續一個月的世界盃賽事,不少人會與親朋好友一起觀戰,兼食炸雞與飲啤酒助興,但小心引發急性痛風,導致寸步難行。南韓有研究發現,當地的痛風病例過去5年急升49%,去年便有39.5萬人因痛風發作入院,其中20至29歲的痛風病人比例激增最多達82%,相信與嗜吃煎炸及飲啤酒有關。本港醫生形容炸雞與啤酒是容易誘發痛風的邪惡飲食組合,建議日常要保持均衡飲食,避免過量食肉及高嘌呤食物,多飲水及減少甜飲甜食,有助提防痛風襲擊。
記者:梁麗兒
韓國健康保險審查評價院最近公佈一項痛風病發趨勢的研究,發現因痛風入院的病人由2012年約26.5萬,增至去年39.5萬,增幅達49%,當中逾九成人為男性。各年齡組別的痛風病人都有上升,增幅最多是20至29歲達82%,其次是30至39歲痛風病人增66%,最年輕即10至19歲的痛風病人也多了50%。負責研究的專家分析指,西化飲食習慣,加上近年越來越多人喜愛吃炸雞飲啤酒,都是痛風增加及年輕化原因。
本港風濕病科專科醫生余嘉龍表示,炸雞配啤酒是誘發痛風症的邪惡組合,因為肉類屬中至高嘌呤食物,無論是雞、豬、牛或魚,吃太多肉都可致痛風。一般人吃炸雞,多會作為一餐的主食,較少配合蔬菜及五穀類食物,故容易越食越多。啤酒則由麥製作,屬高嘌呤飲品,加上酒精會減少尿酸排走,經常吃這兩種食品都容易令痛風病發。內地亦曾有研究指出,2012年至去年,痛風病人及高尿酸的人增加一倍,首次發病年齡由過往平均48歲提前至41歲。余稱,臨床上逾半新症個案為30至40歲人士,年輕病人比以往多,反映痛風有年輕化趨勢,「通常係前一晚飲啤酒,食好多肉如炸雞、韓燒或打邊爐,然後瞓覺時痛醒,有啲病人掂吓腳趾公都痛,有啲痛到行唔到路」。
宜日飲2公升水排尿酸
痛風成因常見如過量進食高嘌呤食物,令身體代謝的尿酸過多,當腎臟無法及時排走,尿酸結晶便會沉積關節,造成紅腫、發熱、疼痛等發炎反應,即痛風發作。余指,病人多先在腳趾公發作,也可在足跟、膝部等其他部位發生。痛風症也有遺傳因素,臨床上經常飲水不足的人,如長途車司機、從事投資如股票行業,如工作時少飲水,加上吃過多高嘌呤食物,都是痛風高危族。另外,癌症或腎病患者、須長期服藥如部份降血壓藥或阿士匹靈等人士,藥物可影響身體排走尿酸,都可誘發痛風。
要預防痛風發作,余稱應保持均衡飲食,多攝取纖維,勿做「食肉獸」,建議成人每日吃5両肉(約200克)已足夠,每日亦要飲用約2公升水,幫助身體排走尿酸。高果糖飲食可誘發痛風,建議減少甜飲甜食,包括汽水。如痛風發作,高嘌呤食物要戒口,包括蠔、動物內臟、貝類海產及鵝等,亦要避免飲酒、老火湯和打邊爐。平日吃含維他命C的蔬果、車厘子等,都有助排走尿酸。
想輕輕鬆鬆健康啲,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