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盃淘汰賽階段,12場比賽出現了35個入球,差不多每場產生接近三個入球,同時有四場比賽需要以互射12碼分勝負,加時入球就只有俄羅斯對克羅地亞一戰出現兩球,以此入球數來說,今屆淘汰賽的入球數字算是頗理想。上線爭入決賽的比利時與法國,都較擅長地面進攻,比利時是今屆入球最多的隊伍,一共攻入14球,同時已戰勝五大洲份球隊,一共取得五個反擊入球,絕對是法國的心腹大患。
至於死球入球方面,淘汰賽就出現了12球,英格蘭、法國、克羅地亞及俄羅斯都曾憑死球攻入兩球,比利時若計算費蘭甸奴的烏龍球,在淘汰賽階段也有兩個死球進賬。由今屆世界盃開始以來,英格蘭攻入11球,其中八球來自死球,四球頭槌入球。修夫基的英格蘭打法並不悅目,但卻十分有效率,當大家集中討論英格蘭的進攻模式時,修夫基就以最簡單的打法,以死球優勢壓倒對手。
除了死球,淘汰賽階段的頭槌入球數字也不少,35個入球中有12球來自頭槌,達到三分一之多。當open play越來越難入球,連技術層面較好、擁有拿傑迪錫及莫迪歷兩位世界級中場的克羅地亞,也難以在中場作出致命傳送,以簡單的高空攻勢變法,也是比賽計劃的一部份。
今屆16強中,每一支球隊都有死球頭槌入球的能力,到最後階段的比賽,四隊都一定會小心部署,反擊未能成功偷襲,死球高空攻勢可能是唯一的入球方法。
文: 陳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