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super逐個檸檬包膠袋超市無節制 環團促減塑

City’super逐個檸檬包膠袋
超市無節制 環團促減塑

【本報訊】環保團體調查發現超市有近9成肉類及蔬果用上即棄塑膠包裝,包裝物料現時欠缺回收渠道。其中City'super除椰青以保鮮膜包裝外,連檸檬及牛油果亦每個獨立以塑料包裝。環團批評若日後落實垃圾徵費,市民需要為這類無法回收的過度包裝埋單,促各超市承擔「先減量、後回收」的環保責任。
記者:李雨夢

City'super有檸檬逐個以塑膠包裝。

環團綠惜地球6月走訪百佳、惠康、華潤及City'super四家超市,統計蔬果及肉類使用即棄塑料包裝情況,發現264款商品中,高達87%有包裝,使用最多的包裝物料為保鮮膜、食物托盤、膠袋,更有無法回收的發泡膠托盤及果網。調查亦發現,部份產品使用多於一種物料包裝,如City'super有椰子加上果網及保鮮膜,團體批評此舉「阿茂整餅」。
本報在City'super分店發現除椰青包保鮮膜外,亦有檸檬及牛油果逐個以塑料包裝。City'super回覆指,椰青在原產地已預先包裝才送達本港,包裝是為確保產品新鮮完整,稱會積極與供應商溝通以減少不必要包裝,現時超市內已有使用聚乳酸玉米澱粉及甘蔗纖維製成食物盤。
綠惜地球促請超市承擔應有減廢責任,減少過度及無謂包裝,停止使用不能回收的發泡膠物料,並制訂減少使用塑料包裝的目標及時間表。由於塑料包裝欠缺回收渠道,發泡膠更是無法回收,日後落實垃圾徵費,將成為家居垃圾,市民變相要為「綑綁銷售」的包裝垃圾埋單。

環團調查發現本港超市9成肉類及蔬果用上即棄塑膠包裝。何頴賢攝

預先包裝車厘子腐爛

針對超市過度包裝問題,曾有外籍人士發起快閃行動,籲消費者在收銀處集體把塑料包裝拆除,要求超市減塑。發起人James Marlow指,香港過度包裝問題嚴重,「希望行動可在香港引起更多關於塑膠包裝問題的討論」。
市民譚小姐指自己會到超市買水果,但發現預先包裝的產品會出現腐爛情況,「好似車厘子,pack住咗就會喺入面焗住,拎到返屋企已經會出水」,她會選擇沒預先包裝產品。麥小姐則指,「有啲係一粒檸檬就用一個袋,就好似嘥啲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