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文化嗎 - 楊靜

沒文化嗎 - 楊靜

住在大學城外加旅遊小鎮的幸運是,總有天南地北的遠客前來駐留。
這週有位東華大學的教授來做講座,專講花蓮的原住民餐廳、食物與身份政治。老師身材健美,小麥色皮膚,一來就要行山。講座在中午12點,早上剛好夠時間去走哲學家小徑,我在旅館接到她,盡有些熟悉的感覺。雖然她比母親小一輪,但也喜歡買很多水果背着走,行累就坐着休息,邊吃邊欣賞高處的視野。
也許是那種親切感,不知怎麼,我們從學術談到食物、家鄉和味道。說起我外婆,我好像為了解釋一件具體的事情,順口說:「我外婆沒有文化,所以也看不懂……」老師立馬打斷我:「不可以說沒文化,你是想說沒受過教育吧。」
我愣住,多少年都是這樣講,從沒想過「沒文化」拿出上下文講給人聽,會產生怎樣的聯想。她說的沒錯,我外婆是只讀過一兩天書,家裏負擔不起,外加是個女孩,很快就回家了。她總愛講短短兩天裏如何一鳴驚人,給先生留下很好的印象。先生後來上門家訪,希望能留住她,只是並沒能說服外婆的母親。
「我沒文化啊。」外婆常常這樣為生活裏的囧事辯白。她不識字,算式剛好夠用,普通話講起來口音很重。但這不妨礙她一面在工廠做月餅,一面養大三個仔女,後來又照顧好三個孫子女。我一度很羨慕知識分子家庭的教育,但現在想,奶奶一肚子的鬼故事、事無巨細的前半生回憶,照樣給我一個豐富的童年。
時常有朋友說我講故事講得好,我曾覺得那是讀小說看電影的結果,其實怎麼繪聲繪色捕捉人的吸引力與好奇心,實在是外婆哄我吃飯講故事的遺產。
沒知識嗎?不,應對貧窮與苦難,她實在太多知識。沒文化嗎?也許沒文化那個是我,以為讀書會令自己更有文化,慚愧也。或沒文化的是現代化社會,老人家被時代拋卻,他們的文化我們需要而不自知,騙人騙己說,他們過時了,而世界是我們的,直到我們也被後來者打死在沙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