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烏拉圭和巴西先後八強出局,今屆餘下賽事變成「歐洲內訌」,冠軍當然順理成章由歐洲球隊奪得,這亦是世盃史上第五次由全歐球隊霸佔四強所有席位。
歷史上首次出現歐洲內訌的世盃是1934年由意大利主辦的一屆,當時只有16支球隊參加決賽周賽事,並且不設分組賽。該屆只有美國、埃及、阿根廷和巴西四支參賽球隊不屬於歐洲板塊,而四隊均於首圈出局,最後由東道主意大利贏得他們首個世盃冠軍。
第二次出現歐洲稱霸的世盃在1966年,東道主英格蘭、西德、葡萄牙和蘇聯奪得四強席位,英格蘭亦於該屆奪得他們至今的唯一一次世盃冠軍。而第三次就要數到1982年,當時世盃決賽周實行兩輪分組賽賽制,巴西和阿根廷雙雙在次輪出局,最後四強淘汰賽由意大利、西德、波蘭和法國四支歐洲球隊角逐。
對上一次的「全歐世界盃」在2006年一屆,巴西和阿根廷分別在八強出局,最後四強由意大利、法國、德國和葡萄牙組成,而該屆意大利對法國的經典決賽相信不少球迷仍記憶猶新。
文:薰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