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體育人是鍾無艷 - 伍家謙

Sunday:體育人是鍾無艷 - 伍家謙

長壽電視節目《體育世界》日前劃上句號,網上一片嘆息;節目終結當然難過,但相比之下,電視台管理層之「殺組」決定卻來得更加震撼。是否重視體育這命題其實已無討論必要,答案早就清楚明白──就是徹頭徹尾的不重視。由縮短體育新聞時間開始、到慢慢將環節刪減、甚至完全取消;節目部的舊同事們面對的情況相若:節目被搬離黃金時段之後,越縮越短,製作節目的資源亦自然被減少。
體育人是鍾無艷。由運動員奪金凱旋時高官發賀電,到平時不太受重用的體育傳媒人,當每逢電視台投得四年一度盛事時突然給「重視」起來,可見一斑。鍾無艷早慣了齊宣王的手段,也一直沒甚麼投訴;愛的不是齊宣王,而是體育本身。
既然體育傳媒人可於重要關頭出力,為何殺組?並非將不同範疇的節目製作人作比較,但體育節目製作的確是門專業。同是導演監製,找一個出色但不熟悉體育的製作人主理,效果未必會好;正如叫一個一流的壽司師傅去焗一個蛋糕,味道就未必及得上甜品師傅,反之亦然。殺組一事,大概可多少反映往後取態:估計購入體育轉播權的機會,越來越低。不購入,就沒有專業人員的需要。
是否重視體育?以往即使平時輕視,但數年一次得到轉播權,還可以自稱「支持」;但明眼人都會明白,平日將體育投閒置散,到大事才來大肆宣揚,這不叫支持,這種,叫趁墟。跟隨潮流,卻從來沒有為體育節目創造更佳環境。
門閂一道,窗開一扇,踏入網絡世代,電視不再是得到資訊的唯一途徑,具影響力的平台比比皆是;只要有上乘內容,毋需依賴傳統渠道,一樣可以感染觀眾,體育人,加油;至於觀眾,若真的對體育被輕視感到憤怒的話,你手上有的,是遙控。
文:伍家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