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官員收不到指示 華清關大混亂新華社遲4小時始確認開戰

港口官員收不到指示 華清關大混亂
新華社遲4小時始確認開戰

【貿易戰開打】
【本報訊】中美貿易戰前夕,一直強調一旦開戰將奉陪到底的中國,昨日在香港時間中午12時01分,美國打響第一槍後,其反應卻極為遲鈍,官方竟未有立即批示反擊。中國多個港口在未接獲上級指令下,不懂如何徵稅,只好拖延或擱置美貨清關手續,形成混亂!直到各港口在下午4時停止辦公後,新華社才發文確認反擊關稅早在昨午12時01分(即美國當地時間7月6日00:01)生效,反應足足慢了4小時,連外媒亦感詫異。有學者指,事件反映習近平對貿易戰未有十足信心。
記者:黎仕南

山東放慢中國清單上的美國貨物清關速度;圖為青島碼頭昨日情況。美聯社

上海港每天出入境550艘貨輪,每日處理貨量192萬噸,昨天的貨物包括一批美國酒,它們由上海一家葡萄酒商預訂。該商人向路透社表示,在昨天中國徵收美關稅的首日,官員竟減慢清關手續。他指出,官員對如何或何時實施關稅感到困惑,「他們擱置了所有事情,因為存在不確定性」。上海一家負責處理進口商通關的企業主管亦透露,海關官員向他證實上海港擱置了部份美國進口商品的通關作業。
路透社又指,除了上海港,山東港口也有類似情況。山東有商人接到山東北部的一個港口海關通知,同樣放慢了清單上美國商品的清關速度,該商人透露,通關作業從當地時間周四午夜開始推遲,原因是等待中央下達實行新關稅的指令。路透社分析指,由於未有官方的正式文件,港口對徵稅與否感困惑,造成港口混亂。

反應過慢 外媒詫異

中國一直稱「不打第一槍」,但當美國發動貿易戰會立即反擊。但昨天不但港口文件不見影,連官媒宣佈反擊的聲明亦遲遲未出,各財金部門亦奇怪地沒有明言已作反擊,只強調中國會反擊貿易戰的大原則,官方只不斷派官方學者及財金高層淡化貿易戰對中國影響,令不少人質疑中共在下午仍未正式迎戰。
中國的港口在下午4時完成停止辦公,巧合地中國官媒新華社在昨下午4時許才發文,稱中方已在昨午12時01分,根據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通告,向美國總值340億美元(約2,668億港元)的貨物徵收25%報復關稅。官媒足足遲了4小時才正式宣佈徵稅應戰,以致港口可能在首日未有向美國貨徵稅。
中國反應之慢,令外媒甚為詫異。美聯社表示,中國雖說必定作出反擊,但是卻沒有給出報復的細節。英國經濟學人智庫中國研究總監任韜(Tom Rafferty)亦指,港口官員可能未知要收多少關稅,對中國遲遲未有應對感到震驚。

評論員:習近平無把握

時事評論員林和立向《蘋果》分析指,中國反應過慢,有可能顯示出習近平及劉鶴等官員對貿易戰沒有把握,想再拖一天看看有否斡旋餘地。他說:「明顯美國可以打的牌比中國多很多,目前中國依賴美國市場,多於美國依賴中國市場,雖然商務部一早羅列清單,但中國贏貿易戰的機會較低,故不想立即赤膊上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