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蘭亭論辯 - 林道群

郭沫若蘭亭論辯 - 林道群

上週本欄因一幅柳如是的月堤煙柳圖,語及郭沫若,朋友留言說,文人無品,莫過於郭。顯然對我將陳寅恪郭沫若相提並論,不以為然。不巧近日在讀故宮博物院王連起先生剛印好的文集,北京書友說,王先生為蘭亭研究第一人,先後師從李卿雲、啟功等老先生,七十年代起就是徐邦達的助手,是國家級的文物鑒定專家。故宮出版社新印的文集近千頁,文集中〈關於《蘭亭序》的若干問題〉大文,洋洋灑灑,旁徵博引,其中更以一萬多字,論述郭沫若和蘭亭論辯,讀來令人慨嘆不已,在此不妨略作引述,舊事重提,重溫一下五六十年代中國的學術政治。
說的是一九六五年,郭沫若在大陸《文物》上發表《由王謝墓誌的出土論到蘭亭序的真偽》,認為世傳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蘭亭序》是假的。郭沫若說這康生的見解,他以新出土的王羲之墓誌書法帶有隸意,推斷那時代不可能有《蘭亭序》這樣的行草書;又認為《蘭亭序》一文後半部,情緒太悲觀,而王羲之性情倔強,蘭亭集會當是快樂的雅敍,進而斷定《蘭亭序》書、文均係偽作。郭沫若更進一步推測,真正作者是王羲之七世孫智永。郭文刊出後,南京高二適不同意,撰長文〈《蘭亭序》的真偽駁議〉,指出歷代從無草書墓誌,不能據以否定書寫的《蘭亭序》。高文一開始沒有刊物敢用,後來我們才知道,文章最後能發表,得力於章士釗,章寫信給毛澤東,毛「勸說郭老、康生、伯達諸同志贊成高二適一文公諸於世」。高文刊發出來的同時,郭隨即寫了《〈駁議〉的商討》,並組織發表了龍潛、啟功、于碩、徐森玉、趙萬里、李長路、史樹青等人的文章,都擁郭沫若而反高二適。文革後,啟功先生說,撰文支持郭沫若,是政治壓力迫於無奈。
雖說事過境遷,王連起一再追問的是,為什麼郭沫若要寫這樣的一篇文章?為什麼郭要根據康生的見解,照貓畫虎,用自己的名字發表這麼石破天驚的文章?王先生還問,康生當時在國際共產主義大論戰打得不亦樂乎,在國內發動大規模的階級鬥爭,風聲鶴唳人心惶惶,為什麼還會念念不忘一件書法名帖。批胡適,批武訓,批《紅樓夢》研究,反右派,批海瑞罷官,批宋江批孔夫子,這種學術政治上的項莊舞劍,到底所為何事?
據說當時海外學者徐復觀、黃君實等,不明所以,據理反駁郭沫若,對啟功、徐森玉等,也難以理解。其實時至今日,這種政治學術還是令人難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