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段在教科書中沒有提及過、差點被人遺忘的二戰歷史:1942年9月27日,日軍運俘船「里斯本丸」號載着1,816名英軍戰俘,離開香港深水埗碼頭,4天後航行至浙江舟山外海被美軍魚雷擊沉,其中828名英軍戰俘遇難。拍攝《頤和園》一片成名的美籍華裔製片人方勵,不但追訪事件中遇難者後人,還出資打撈里斯本丸,此一舉動在英國引起一陣熱議。
英國BBC昨日就刊載,方勵為此事撰寫的手記。方勵坦言,他原本也從未聽聞過「里斯本丸」事件,直至5年前在位於浙江舟山附近的東極島拍攝電影時,才首次從當地漁民口中聽到「里斯本丸」這個名字。
方勵說:「漁民們告訴我,『里斯本丸』是一艘二戰時期的日本沉船,就沉在東極島附近,隨船一起沉下去的還有八百多名英軍戰俘。我深受震撼,不敢相信腳下這片海域裏竟埋葬着那麼多年輕的生命。如此大的一樁慘案,死亡人數超過『鐵達尼號』的一半,可我怎麼從來沒聽說過?」
從那時起,方勵便不斷搜集與「里斯本丸」事件相關的細節,又嘗試聯絡當年的生遇英軍後人,並且先後在2016年10月及2017年10月兩度在舟山海域進行海洋探測,期望將這艘日軍的運俘船打撈上岸。去年,方勵便收到一封英國女士Amanda寫來的郵件,說她的爺爺Montague Glister就死在「里斯本丸」船上。今年2月,方勵和內地導演範銘更遠赴倫敦與Amanda,被對方深深感動,決定要將「里斯本丸」事件公諸於世。
今年4月,方勵的攝製組再次抵達英國,正式開啟了尋訪「里斯本丸」遇難者後人之旅,與「里斯本丸」倖存者中的唯一仍然在世的英軍戰俘、99歲的Dennis Morley,進行了4個小時的訪談。Dennis Morley憶述了他親歷的香港保衞戰,九龍陣地被日軍攻陷時的僥倖逃脫,「里斯本丸」被美軍潛艇「鱸魚號」(USS Grouper)魚雷擊中時的巨大聲響,1,800多英軍戰俘被日軍釘死艙門關押底艙,最後一刻突圍遭日軍瘋狂掃射,中國漁民搶救落水英軍,而他本人幸運逃生......Dennis Morley最後卻說:「我的心裏沒有任何仇恨,發生的事都已經發生了,我們為甚麼要活在過去呢?」
在西薩塞克斯郡(West Sussex),方勵與Ken Penny和Simon Penny兩兄弟見面,他們的大伯Richard Penny當年22歲,在被送上「里斯本丸」前夕,在香港深水埗戰俘營裏寫信給兩兄弟當時年僅5歲的父親,希望他長大後能照顧母親,撐起這個家庭。這封短短十幾個字母,全部由大寫字母寫成的信,讓方勵淚流不止,同時令他拍攝「里斯本丸」事件的意願更堅決,「這『里斯本丸』的故事必須要被講出來......這是我的心願,也是我給逝去的828個年輕生命的誓言。」
BBC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