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客身份寄居3年 洋同志一家終安心

遊客身份寄居3年 洋同志一家終安心

【本報訊】英籍女同志QT爭取同性受養人簽證留港案終極勝訴,跟QT遭遇相同的同志伴侶終可名正言順留港,包括美國籍男子Alan(化名)。Alan跟丈夫在加拿大結婚,3年半前任職跨國金融機構的丈夫調派香港工作,隨夫來港的Alan只能一直以遊客身份「寄居」,每隔3個月須出境再入境,擔憂簽證會否再獲批,害怕無法回家跟丈夫、養女團聚,判決後一家三口終能安心。
Alan原任職人力資源主管,4年前與同性伴侶在加拿大結婚,翌年丈夫獲派來港工作,雖然出發前已得知香港不承認同性伴侶,權衡利弊後他們仍決定來港。來港數年,Alan說沒受過不禮貌對待或歧視,但深刻感到社會對同志群體不了解。他憶述帶養女報學校或課外活動時,職員總是追問太太姓名,當他說「我沒有太太,我有丈夫」時,對方或驚訝或不解,最終他都要把話說開,「我跟男人結婚了」,對方才恍然大悟。

Alan希望取得簽證後在港找到兼職,方便照顧女兒。何頴賢攝

已售加國物業 「我家在香港」

伴侶日復日外出工作,Alan寄情照顧養女,他找私人老師學中文,每天到咖啡店看書消磨時間,結識不少朋友,看似寫意的生活卻談不上美滿。不可就業、進修甚至做義工,在香港,他連辦一張信用卡、開一個銀行賬戶的資格都沒有。
一家三口漸漸愛上香港、視此為家,Alan的不安感與日俱增,每一次出境到鄰近地方「旅遊」,重返香港填寫入境表格之時,他最感受到身份的矛盾。Alan跟丈夫去年賣掉加拿大物業,有意在港扎根,「(在表格上)填寫住址時,我總不知道要寫甚麼,因為我的家正正在香港」,為免被找麻煩,他最終寫上父母的加拿大住址。
Alan形容QT案判決是平權路上向前邁進一大步,他已準備向入境處申請受養人簽證,若日後取得簽證,最希望在港找到兼職,方便照顧女兒,餘暇也會做義工。
■記者周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