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有傳碧桂園(2007)改變擴張策略,在內部叫停「全覆蓋」戰略,紓解融資收緊帶來的壓力,以犧牲規模、利潤以保證現金流。碧桂園否認叫停「全覆蓋」,但承認退出部份合作而非操盤的項目。消息拖累內房股全線下挫,碧桂園股價更跌逾5.7%。
記者:張浚浩
所謂「全覆蓋」,即在三四五線城市所有縣城設碧桂園項目。據《澎湃》報道,碧桂園內部已明確叫停「全覆蓋」,暫無對外宣佈;現時工作均以現金流為主,停做不能操盤(掌握營銷、工程、設計及開發等)的合作項目。
否認叫停「全覆蓋」
報道指,碧桂園對合作項目有兩套考核體系,其中操盤的須按進度等考核,非操盤則僅需報備。為了提高周轉及加快現金回籠,現非操盤項目均須考核,故在內地已有不少非操盤項目因未能達標而退出,亦另有數個項目正待退出。
報道引述消息人士指,只要達不到高周轉,碧桂園寧可不做項目,以現金流為王。
碧桂園回覆指,叫停「全覆蓋」的消息不實,重申三四五線城市是重要市場,又指一直重視現金流,尤其在現時高不確定性的大環境中;但確認退出部份合作而非操盤的項目,稱為了加強控制項目及保證質素。
消息拖累內房股全線下挫,碧桂園股價跌5.77%,報12.72元;融創(1918)下滑5.39%,報25.45元;恒大(3333)無升跌,報20.75元;新城(1030)及世房(813)更跌逾6%。與碧桂園同系的物管股碧桂園服務(6098)則挫6.33%,報10.06元。
事實上,近日內房壞消息多籮籮,先有人民幣自6月起急貶逾3%,令外界憂慮美債較多的內房股;另國開行總行亦收緊棚改審批,加上發改委限制內房發債用途,只准還債而不得投資房地產項目或補充資金;近日亦開始有內房6月銷售錄得下跌,令人憂慮行業前景。
專家看淡行業前景
交銀謝騏聰表示,消息真假難以判斷,最重要是留意市場反應;另內房融資收緊不是一時三刻的事,只是投資者視而不見,而他亦在6月初調低整個行業評級至「中性」。他又表示,開始有大隻內房合約銷售按年錄得下跌,加上連恒指年內都要「跌凸」,反觀內房融資環境比去年差,卻仍有幾隻內房仍坐擁不錯升幅,前景如何可想而知。
另外,近日內房股價急回,不少都趁機密密回購,其中恒大過去連續兩日斥資共6.67億元回購;碧桂園上月底亦斥資近7億元回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