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洞救少足】苦等救援專家:好睇心理質素

【泰洞救少足】苦等救援
專家:好睇心理質素

泰國少足隊13人在清萊美塞洞穴探險期間被洪水圍困,目前雖證實各人無恙,但如何救出他們卻成救援人員最大難題,當局坦言救援行動隨時耗時數月,意味13人可能數月後才能見天日,專家認為,他們的心理質素將影響救援難度。

目前洞穴內的溫度為26°C,少年脫水和體溫過低的機會不大。專家指出,運動員體魄較一般人佳,加上被困的少足隊隊員非常年輕,在洞穴即使沒有食物,靠飲水維生也可以生存長達1個月以至1.5個月。

當地傳媒報道,少年靠在洞穴頂滴下的清水維生,捱過等待救援這9天,不過噩夢其實未完,如何救眾人離開才是最大考驗。本來當局企圖透過抽水或在被困位置上方鑽挖通道,但似乎並不可行。另外待水退也可以步出洞穴,但泰北雨季才剛開始,要待11月雨勢才有望緩和,意味若然要步出洞穴,最少要在洞穴內待上4個月。

專家指出,最快的方法理論上是潛水離開,但洞穴潛行遠比一般潛水困難,因洞穴內地勢和結構也很複雜,即使海軍潛水員也要用6小時,才能在狹窄且混濁的泥水中潛行,遑論這班少年毫無潛水經驗。因此,為他們提供物資待救,相信是最可行的方法。

不過,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少年的心理質素,當潛水員發現他們時,已有人急不及待問何時才能走出洞穴。專家說:「即使他們有能力潛行,他們面對混濁泥水的幽閉通道時,必須要有保持冷靜的能力才能走出生天重獲自由。」不過專家目前仍然樂觀,認為他們獲救時笑容滿面,反映目前狀態仍然良好。

泰國《民族報》/清邁都巿生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