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看的第一部希臘電影,並非主題曲熟極而流的《痴漢淫娃》,而是原名《希臘人佐巴》的《古城春夢》,可巧那段襯托兩個男主角跳土風舞的音樂,電台也常常播出,由慢到快的節奏考驗腿力腰力,和國語時代曲測試肺能量的《王昭君》異曲同工。六十年代中至末,獅城福康寧路斜坡的小小文化館,是法國文化協會和新加坡電影學會放映場地,幸好當時尚未實行分級制,未滿十八歲的黃毛小子只要交足會費,可以大搖大擺和老鬼們平起平坐,生吞活剝成人世界的七情六慾。毫無盈利可圖的活動,經費慳得就慳,空運而來的十居其九是聲色水平差強人意的十六釐米版本,飢渴的眼睛可顧不了那麼多,有得看已經謝主隆恩,卑微地學習何謂惜福──最記得電視深宵播映《大國民》,血淋淋的接收器出現故障,每隔幾分鐘畫面就浮一浮,能屈能伸的我也不以為忤,金睛火眼看到玫瑰花蕾水落石出的一刻。
《古城春夢》由安東尼昆掛頭牌,令人驚艷的卻是阿倫卑斯,立即註冊成為他的影迷,接踵而至的《冷暖情天》、《風月寶鑑》和《一段情》看得津津有味。安東尼昆相貌奇醜,然而歐美左右逢源,主流商業片支流藝術片大小通殺,之前在《六壯士》領教過,甚至比斬柴佬查理士布朗臣更唔開胃,《古國游龍》飾演蒙古大汗忽必烈,和演馬可波羅的德國靚仔賀滋保荷斯成強烈對比──此片卡士包括奧馬沙里夫和奧遜威爾斯,單睇明星值回票價,一直希望在巴黎二輪戲院重睹。昆先生原籍墨西哥,專演非白人雜巴冷角色,戲路與光頭皇帝尤伯連納有點相近,性感指數差兩個大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