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將,往往有「球會mode」與「國家隊mode」,像墨西哥門將奧祖亞,之前效力西甲球隊馬拉加及CF格蘭納達都大量失球,但在國家隊特別是世界盃卻如有神助,以17個撲救成分組賽「撲救王」。相反西班牙門將迪基亞,卻只能開啟「球會mode」,挾英超金手套之威名,在世界盃三場分組賽頻頻犯錯,更可憐地只有一次撲救,迪基亞猶如跌落凡間的「神龍」。
文:牽牛
在香港足球討論區,迪基亞的外號是「要不是」,韋利卡巴尼路的暱稱是「黃大仙」,迪基亞被稱「要不是」,因他常常神救,「要不是迪基亞,曼聯已經失分/落敗」,已成金句;相反現效車路士的卡巴尼路卻經常「派膠」,猶如黃大仙般有救必應。來到世界盃,卡巴尼路仍是黃大仙,包括對克羅地亞的經典派膠,但迪基亞卻變成另一個黃大仙。西班牙雖於B組首名出線,但累積失五球已經偏高,更不幸是迪基亞三場踢足270分鐘,只有一次成功撲救,對手六次射門中目標,就換來五個入球,其成功撲救率只有16.7%,是分組賽最低門將。
摩連奴力撐「最佳」
27歲的迪基亞,兩年前歐國盃已經接替卡斯拿斯出任「狂牛兵團」首席門將,但16強不敵意大利止步,尚可推諉球隊中路防守不穩,但到今屆世盃,迪基亞集中力不足,精神面貌與代表曼聯時判若兩人,對葡萄牙出現經典的甩手場面,雖然對摩洛哥的兩個失球,責任未算大,但始終與期望有落差。有西班牙傳媒更報道,教練希亞路準備在16強對俄羅斯的比賽大變陣,其中就是迪基亞的位置;《馬卡報》的網上調查就有高達八成球迷要求換正選門將,甚至有球迷留言調侃一番:「卡斯拿斯有沒有空,不如趕來俄羅斯把關。」
不過曼聯領隊的摩連奴就繼續力撐迪基亞:「他犯了一些在曼聯沒有出現的錯,通常這些錯誤發生在最好的球員身上。」但細看西班牙後備門將名單,35歲的連拿基本上是門將訓練員,23歲的畢爾包門將阿列沙巴拿加雖有天份,但只為國家隊踢過一場,貿然在淘汰賽換門將,絕不是好方案。教練希亞路昨日亦表明:「迪基亞肯定會正選上陣,我從沒有考慮過在這位置換人。」
艾堅菲夫同屬天才
迪基亞19歲已為馬德里體育會一隊上陣,門將位置中絕對是天才;俄羅斯首席門將艾堅菲夫同樣也是天才,早在2003年、當年17歲已升上莫斯科中央陸軍(CSKA)一隊上陣,08歐國盃為俄羅斯把關時更被譽為「新戴沙夫」,不過最為人熟知始終是歐戰的失球紀錄。曾經被曼聯看中過,可惜轉會不成,已經32歲仍一直效力CSKA,忠心也好,長情也好,艾堅菲夫漸被歐洲主流聯賽球隊遺忘。當然國家隊位置仍牢不可破,歐洲新舊「神龍」對決,且看那人能帶隊行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