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滴滴出行」是內地最大網約車平台,目前佔全國網約車市場九成生意,最新目標估值達6,240億港元。滴滴近年積極拓展版圖,3年前以「快的打車」進軍香港,但被消委會揭發收集過多個人資料,令人關注私隱問題。
港用戶達60萬人
「滴滴出行」由北京小桔科技公司設計開發,2012年以「嘀嘀打車」為名在北京提供預約的士服務,3年後改名「滴滴出行」,透過向競爭對手進行收購和合併等擴大規模,引進租車、共享單車,甚至外賣等服務。
滴滴版圖不斷向外擴展,今年2月初正式以「DiDi」取代「快的打車」,4月更燒錢數千萬元搶佔市場,連續三個星期五推出信用卡付款,每程的士即減100元優惠。滴滴目前在港用戶已多達60萬名。
不過,消委會於今年3月實測7個網約的士應用程式,發現「DiDi」收集最多用戶資料,包括聯絡人資料等10種資料,甚至在不通知下下載檔案,消委會形容情況非常不理想,並交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跟進。記者實測發現,該App選擇的支付方式中,微信支付及支付寶,均需先輸入實名登記的內地手機號碼和銀行資料,巿民使用時要加緊留意。
■記者郭美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