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論:林鄭「三不是」 禍港尤烈 - 李平

蘋論:林鄭「三不是」 禍港尤烈 - 李平

林鄭月娥選擇在香港主權移交紀念日及7.1遊行之際,急急公佈房屋政策「娥三招」,又話政府尊重自由市場,又話沒有任何政治目的。這正正是林鄭月娥慣常的施政模式,一招一式都拿經濟、民生說話,但都隱含政治動機,讓反對者難以回擊。她不是中共黨員、不是民選官員、不是無良奸商,但在引入黨文化、玩殘民選議會、投機牟取政治利益方面,一個「三不是」的林鄭,頂得上三個梁振英,對香港的禍害尤烈。

引入黨課 向校園蔓延

梁振英競逐特首時就傳出他身負中共交付的四大政治任務,包括推行國民教育、23條立法、整治港台、推行偽普選,但好勇鬥狠的本性令他未竟全功,更在城中ABC(Anyone But CY)怒吼中被迫棄選連任。林鄭月娥參選之初就自承是梁振英2.0,當然是繼承了梁振英的任務,但施政風格就由硬轉軟,在修補社會撕裂、着重經濟民生的旗號下,打贏了修改立法會議事規則、DQ六位立法會議員、為一地兩檢立法等硬仗。
梁振英有行騙長官之稱,又有語言偽術大師之稱。正因為他把特首的狡辯、欺詐推至登𥧌造極,市民轉而原諒林鄭月娥的無知、離地,無論是她競選時唔識用八達通、唔識買廁紙、唔知向中國乞兒派錢違法,還是她上任後80萬公屋已足夠論、向民主黨黨慶捐三萬元的「大和解」標籤、力撐鄭若驊僭建馬時亨OK論,多被當作談資,不曾被深究。
林鄭的騙術並不比梁振英高明,但受到的譴責少得多,而且對香港的禍害越來越嚴重。其一,林鄭不是中共黨員,但比被指為中共地下黨員的梁振英在引入黨文化、執行黨指示時更肆無忌憚。她邀請京官向特區政府官員宣講中共十九大,開了給港官上黨課的先例,獲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公開表揚。讓多間中學直播李飛宣講《基本法》,《國歌法》本地立法引入學校要教育學生唱國歌規定,都是黨課、黨文化向校園的蔓延。
其二,林鄭不是民選官員,但凌駕於民選議員之上。藉全國人大常委會釋法立法、藉西環中環「行埋一齊」,林鄭政府完成了對立法會的改造,議事規則的修改、民選議員被DQ、立法會主席及委員會主席任意剪布,立法會已淪為人大會議式的橡皮圖章和特府宣揚政策有民意支持、中共對外宣揚香港還有民主的佈景板。

走法律罅 避公眾監察

其三,林鄭不是無良奸商,但投機牟利甚於商人。好打得的林鄭月娥其實最擅長的是走法律罅、玩弄行政程序,無論是之前的西九文化區故宮博物館,還是後來的增加醫療開支,她都不是循常規的行政程序,避開公眾監察、議會監察。上樑不正下樑歪,有這樣的特首,就有這樣的港鐵,就有這樣的港鐵工程承建商、分判商。
在經歷梁振英「鷹治」五年、經歷爭普選再度失利後,身心俱疲的港人似乎已失去政治熱情、失去抗爭意志,甚至對林鄭月娥一年來的禍港言行不再那麼介懷,過往7.1遊行常聽到要特首下台的口號,今年可能聽不到要林鄭月娥下台的聲音了。
但是,民心不可欺、民意不可侮。港大民研計劃的調查顯示,受訪者給林鄭月娥的最新評分為54.3,比就任特首之初的63.6下跌約一成半,與梁振英就任一年,評分由53.8跌至46.5的跌幅相若。況且,梁振英的評分上任時差不多是最高值,其後江山日下,卸任時接近最低值。林鄭月娥媚共禍港的心態、言行難以逆轉,其結局恐怕也是梁振英2.0,中共會給予醜陋的政治酬庸,但高官厚祿抹不去史書上的恥辱。
周一至周六刊出
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