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民協議 歐盟傾天光達成同意設臨時收容所 加強邊管

難民協議 歐盟傾天光達成
同意設臨時收容所 加強邊管

一連兩日的歐盟峯會昨在比利時布魯塞爾落幕,各國經馬拉松式12小時通宵談判後,就堵截地中海偷渡客、自願成立難民中心等議題達成協議,原本拒絕妥協的意大利最終收貨,稱該國今後「不再孤軍作戰」。有分析認為民粹主義者是峯會贏家,而德國總理默克爾內外交煎的政治危機會否解決仍有懸念。

歐盟成員國的協議包括在自願基礎上,在歐洲建立難民中心,用作臨時收容及甄別需要援助及被遣返的難民,未來將在歐盟境外成立同類設施,很可能選址利比亞等北非國家。各國又同意加強歐盟外部邊境管制及增加向土耳其及北非國家撥款,以阻止人蛇偷渡。峯會呼籲成員國採取「所有必要措施」阻止難民二次遷移,由於不少難民抵達意大利或希臘等歐盟邊境國後會轉抵德國,故此舉實為對德國讓步。

歐盟各國領袖同意分擔應付海上獲救難民的責任。美聯社

默克爾政治危機未除

在會議初段,意大利總理孔特(Giuseppe Conte)表明各國要分擔難民壓力,否則將否決任何協議,至天亮時分才打破僵局,孔特說:「今天意大利不再孤單作戰。我們感到滿意。」內政部長薩爾維尼(Matteo Salvini)稱仍等待歐盟作出具體承諾。
默克爾所屬的基民盟(CDU)與姐妹政黨基社盟(CSU)近日因移民問題鬧不和,倘若她今次談判失敗,執政地位岌岌可危,她對達成協議大鬆一口氣,「經密集式討論可能是歐盟最棘手的問題後,我們能採納聯合文件,這是個好消息」,但她同意歐盟「仍要花很多工夫,連繫不同的意見」。
基社盟高層米歇爾巴赫(Hans Michelbach)對協議反應正面,形容是「向着歐洲共同庇護戰略的正確方向邁進一步」,但同時審慎地提出疑問:「在目前及未來數月,這對國家邊境及入境有何影響?」他認為在歐洲或北非成立難民中心的建議難以落實。
「德國之聲」記者里格特分析指,在利比亞建難民中心所費不菲,亦難在短期內解決移民危機,但把移民拒諸歐洲大門,正好是歐洲的民粹主義者所樂見;相反,德國未能與奧地利等鄰國就拒絕二次遷移的安排有實質協議,默克爾收穫不多。基社盟明日將開會討論默克爾在峯會的成果,會否收貨仍然難料。
路透社/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