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堤煙柳圖 - 林道群

月堤煙柳圖 - 林道群

日前因嚴志雄《牧齋初論集》一書,略為提及柳如是《月堤煙柳圖》,以資談助,因為據故宮專家汪先生所說,這是一幅最可確認的柳氏畫作真蹟,藏於北京故宮。意料不及的是,原來這事還真有點小故事和學術八卦。京城董明君來信說,這幅柳如是,其實原藏天津博物館,當年郭沫若突然也要研究錢牧齋柳如是,指示北京跟天津換畫。又因為柳作太罕有,北京竟要拿出包括八大山人精品在內的整整十幅畫,才換得這幅《月堤煙柳圖》。學術八卦是郭沫若也曾悄悄的讀錢柳?
董君說的當年應是指四九年後,郭沫若貴為學術界頭號人物中國科學院院長時,我們記得五八年郭發表了他那篇很有名的《關於厚今薄古問題》,文中對陳寅恪冷嘲熱諷,提出了史學研究要超過陳寅恪的口號。口號響應者眾,連中山大學陳寅恪的學生金應熙,也因此用大字報來和老師劃清界線(關於金應熙和陳寅恪,可讀梁羽生在《香港的人和事》的回憶,在此不贅)。
我們還記得史學界所謂的「龍虎鬥」。六一年三月,郭沫若來廣州,登門一見他的假想敵陳寅恪。說是「假想敵」,據說郭對陳五十年代初拒絕其邀出任中古史所長一事,耿耿於懷。後來的研究甚至認為,大陸歷史學界五十年代的批陳運動,和郭的公開挑戰直接有關。「龍虎鬥」來自於郭見過陳寅恪後的日記:「同乃超去看陳寅恪,他生於庚寅,我生於壬辰,我笑說今日相見是龍虎鬥。」值得注意的是同年十一月郭又來廣州,再訪陳寅恪,據說是因為《論再生緣》一書。
我現在更感興趣的是,這個時候陳早已完成《論再生緣》,全力寫作的《柳如是別傳》,他跟剛來看過他的吳宓透露過他在寫錢柳因緣詩釋證,他也跟郭說了嗎?也許也只是略略一提,郭在此略略一提中意會到什麼了呢?高手過招,是什麼令郭沫若回到北京,竟下指示北京故宮要不惜代價跟天津換來這幅《月堤煙柳圖》?
我去求教嚴志雄,嚴兄指我重讀《柳如是別傳》第四章,陳寅恪未必見過這幅《月堤煙柳圖》,但他另有發微。他說,月堤煙柳乃拂水山莊八景中第陸景。《初學集》的山莊八景詩,月堤人竝大堤游,墜粉飄香不斷頭。最是桃花能爛漫,可憐楊柳正風流。歌鶯隊隊勾河滿,舞雁雙雙趁莫愁。簾閣鎖窗應倦倚,紅闌橋外月如鈎。乃牧齋崇禎十年遙憶故山之作,距柳之訪半野堂尚早三年。陳寅恪因而認為,牧齋此詩風致艷發,柳見而愛之,遂特擇此景作畫。錢詩中的「桃花」「楊柳」,柳繪出來實同於為己身寫照,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