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敵一千,自損八百,中美貿易戰一副非打不可的格局,彭博分析為「懦夫博弈,誰都不願先退讓」。
上月我應美國傳統基金會邀請到華盛頓演說,適逢中美貿易戰如箭在弦,我約晤美國一些商界和朝野政界人士,綜合所得的印象是,特朗普總統開戰的立場鮮明,並非一男子獨斷獨行,而是在野在朝都有相當共識。商界基於保護自身利益,認為是時候挫一挫中國銳氣;國會眾議院兩黨共同支持制裁中興,向中國施下馬威。這場貿易戰就是要「糾正」克林頓總統時期對中國的一廂情願,誤以為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會跟從既定的遊戲規則,但十幾年下來,事與願違,中國不單止被指控無遵守世貿成員國之間的明規則與潛規則;反而,在中共十九大三中全會與十三屆人大建立帝制,要向全世界推銷「中國模式」,取代西方自由民主模式的核心價值和制度。
習近平主席稱帝,完全推翻鄧小平推動包括黨政分家和主席任期制等重大憲政改革,明顯向專政獨裁大步倒退,也就給了特朗普一個大好時機或藉口,落一個結論:中國只會越走越遠,而在新侏羅紀的新暴龍尚未完全不受控之前,美國必須及早出狠招牽制。
融入灣區將失獨特地位
中美貿易戰,隨時連累香港。中國2001年加入世貿,香港卻是早在世貿1995年成立時的創始成員,兩位成員在世貿互不從屬,香港既然是自由貿易港,獨立關稅區,而美國與香港貿易順差達300億美元,美國即使對中國作出任何警誡或懲罰措施,無理由殃及香港這個良好貿易夥伴。
上月訪美期間,察覺香港必須加把勁取信國際社會,香港是有別於中國大陸的經濟體,只因為面談人士中,有些直指香港只不過是中國城市之一,是中國的白手套,例證是香港前民政事務局局長何志平涉嫌替中國能源公司行賄非洲國家。
大灣區亦令到香港面目模糊,特首林鄭月娥日前訪問法國,推銷大灣區,回程忽然加插到北京,向專責香港事務的國務院副總理韓正領旨,將香港融入大灣區。這種趨勢相當令人焦慮不安,在外國貿易夥伴眼中,當香港與大灣區甚至與中國大陸越來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至不辨你我的地步,香港就再難說服美國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大陸的待遇。
並不是說中港兩地不應合作。只要集中在人流、物流、資金流「三流」打通任督二脈,絕對無問題,而且可以互補長短;惟獨兩地法治與憲政必須再三強調一國兩制,一定要嚴守《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可是,現在的發展勢頭好像要全面全方位融合,效果是香港在各方面將會失去自己,變成只是大灣區一員,這樣就非常大鑊!
今次貿易戰特朗普出師之名是《特別301報告》,中國被指控無適當保護美國知識產權。97回歸後不久,美國眾議院的考克斯報告已經指控中共利用香港的戰略品貿易竊取美國軍事科技機密。
儘管外國貿易夥伴包括美國至今仍然信任香港嚴格管制進出口戰略品,不會非法轉運至其他方包括中國大陸,但這份信任並非理所當然地永恒擁有,倘若中共繼續踐踏一國兩制,肆意插手香港內部事務、多幾次人大釋法、多幾宗銅鑼灣書店事件、多幾個何志平,難保有朝一日,香港真的被普遍認定只是中國的代理或間諜,外國貿易夥伴包括美國不再相信香港能夠繼續保有獨立的司法制度和執法部門,以保證實施世貿條款、保護知識產權,因而不再向香港輸送高新科技和戰略品貿易,香港就會玩完,習近平的強國夢亦只會是南柯一夢。
要避免陷入這田地,習近平必須明智地有遠見。對外,摒棄「中國模式」的自以為是和明顯的經濟侵略;對內,回歸《基本法》予香港「高度自治,港人治港」,尊重並善用香港的優勢。
中國大陸的知識產權觀念依然薄弱,侵權大行其道,亦有「老翻」控告「二次老翻」的荒謬事情。其實,以中國人的智慧,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願,應及早杜絕旁門左道;中共只要真正貫徹一國兩制,以行動說服國際社會,香港保持一個對外城市的獨特性,維護知識產權,與世界自由民主國家擁抱同一套價值,香港就可以繼續取信於外國貿易夥伴,繼續從外國合法輸入高新科技,在尊重別人原創之上學習、創作,進一步自行研發新產品。
香港創科有成績,中國大陸循正常「三流」合作,必有裨益,相得益彰。毋須偷、毋須抄,以堂堂正正的實力躋身國際舞台。
梁家傑
公民黨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