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林鄭月娥去年上任時聲稱要協助市民上樓置業,但過去一年私人住宅樓價急升逾一成,「窮人恩物」居屋呎價升至近萬元,公屋輪候時間則延長至5年新高。林鄭的房屋政策,令輪候上樓的基層失望,更令希望置業安居的年輕人絕望。
林鄭去年首份施政報提出綠置居、港人首置上車盤等資助置業計劃,反而刺激樓市越升越勁。根據差估署指數,樓價由去年6月至今年4月上升約12%。地產代理資料顯示,大型屋苑平均呎價已升至14,892元。
居屋呎價逾萬元
市價七折的居屋,最新平均呎價達9,000多元,當中啟朗苑樓王售488萬元,呎價逾萬元,成歷來呎價最貴居屋。綠置居數量最後大縮水一半,原定將沙田火炭4,800個公屋單位轉為綠置居的計劃被房委會推翻,改為將東京街公屋項目轉作綠置居,僅得2,500個單位。去年底公佈的《長遠房屋策略》將未來10年建屋目標下調至46萬個單位,當中公營房屋佔28萬個,但最新建屋量仍欠4.4萬個。公屋輪候時間創新高,截至今年3月底,一般申請者輪候時間升至5.1年,比3年上樓目標長兩年。
葵涌劏房居民大聯盟成員吳堃廉稱,基層街坊對林鄭失望,「𠵱家小朋友出咗世,等到小學先上到樓」。80後張小姐(化名)月入3萬元,對置業已絕望,只能租樓棲身,但租金同樣瘋狂,百呎劏房月租亦要9,000元,近年她經常被業主加租逼遷,「俾人㩒住搶」。
■記者譚靜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