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屆世界盃決賽周首次使用VAR協助球證執法,周一晚葡萄牙對伊朗的B組賽事出現不少爭議判決,國際足協球證導師張炎有認為,手球(圖)是現今球例最難判斷的情況。
葡萄牙下半場先由基斯坦奴朗拿度博得12碼,球證當時未有判罰,但經VAR提出,翻看後決定判罰,張炎有昨解釋就算犯規接觸點是在禁區外,最後犯規是禁區內仍要判罰12碼。
他指今屆世盃VAR已用若干次數,整體提升賽事公平性;對於禁區內的手球,球證有時判12碼,有時不判,張承認手球是現今球例中最難判斷:「手球與否考慮因素好多,是否刻意用手觸皮球,手部是否放在一個不正常位置令到身體擴大,從而令擋到皮球機會提高,亦要考慮有沒有好細微動作可能因此而令守方得益。」
他補充球場內電光火石,球證未必可看到全部情況,現在有VAR協助檢視,用慢鏡可清楚看到禁區內防守球員是否有用手觸到皮球,而球證要在好短時間內集合很多因素作出決定。
張炎有說:「球證是根據這此指引作出判決,而球證是人,理解球例可能有差異,如同一比賽以同一尺度執法,判決應被尊重。」
文:張炎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