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之前,有印度水手來華,見一群海關人員在讀書,就停下來,戀戀不捨。關員於是邀他坐下來,一起切磋,最後還以書本相贈。那水手滿懷激動,熱淚盈眶,珍重接過,如戰士獲贈武器,說道:「印度人民都熱愛毛主席,想念毛主席!」說罷,抹去眼中淚花,興興奮奮跑回船去。那本寶書當然是《毛主席語錄》英譯本,事見一九六七年十二月二十六日《人民日報》。
今天,習近平思想和毛澤東思想齊驅方駕,唯一有所憾者,是欠那印度水手。上海合作組織秘書長阿利莫夫於是挺身而出,補此缺陷。六月十六日,他在北京一個研討會上說:「習主席有大國領袖風範,令人欽佩。他發表的報告,我每次都十分認真閱讀,從中可見其思想之深刻,對中國前途擘劃之宏大。我曾經在博物館見到習主席四十五年前寫給父親的信,普普通通一個字就令人感到偉大。博物館人員贈我副本,我家族將珍同拱璧。」這位秘書長今年十二月將任滿,無論能不能夠連任,都不枉他當年在蘇共中央社會科學院所學為官之道。
宋寧宗年間,權臣韓侘胄有南園,曾與眾賓客同遊,如有所憾,指其竹籬茅舍說:「此真田野間氣象,所惜者,欠雞鳴犬吠耳。」不久,就有狗吠聲傳來,原來是工部侍郎扮狗,取悅韓侘冑。時人有詩諷他說:「也曾學犬吠村莊。」(《慶元黨禁》)誰說那吠聲八百年前已告消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