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所謂預防傳染病「三角」,除了佩戴口罩及打預防疫苗外,還有保持手部衞生。衞生防護中心感染控制處主任黃天祐醫生表示,本港一年四季有不同傳染病流行,如現時就流行手足口病,以及抗藥性細菌如抗藥性金黃葡萄球菌更無處不在,「隨時出街會掂到」,故市民應時刻保持警覺,應常用可減少細菌量99.9%的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
飛沫可依附物件表面
當遇上附近有人打噴嚏,不少人會戴口罩自我保護,但飛沫其實可在3呎即約1米內傳播,且飛沫有重量,會跌在物件表面,如門把、電話、電腦鍵盤等,故應經常清潔及消毒。若市民觸摸被飛沫沾污的物件,再用手觸摸口鼻,病原體就有機會感染人體。
多項研究結果均顯示,酒精搓手液可於短時間內,減少雙手細菌的數量逾99.9%。衞生防護中心高級護士長(感染控制)吳毅明表示,以酒精搓手液搓手20秒,已有足夠清潔消毒能力,一般建議手部若無明顯可見污迹,可用酒精搓手液消毒,但有明顯污迹則應用皂液洗手。
選購酒精搓手液時亦要注意,吳稱,酒精含量必須達70至80%,現時世衞有兩個酒精搓手液認可配方,配方一使用乙醇(Ethanol),配方二使用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兩種成份均具實證確定其消毒成效,「有啲人乙醇敏感就可以用異丙醇」,兩者亦含甘油有潤手成份。他提醒,酒精搓手液不要放過期,否則酒精會揮發消毒效能減弱。
■記者嚴敏慧
想輕輕鬆鬆健康?,記住留意健康蘋台
http://health.appledaily.com.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