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內地今次再降準,距離上次4月17日人行宣佈定向降準相隔只有兩個多月。上次消息刺激A股之後兩日上升,但之後重回跌勢,至今已累跌8.3%。今次救市效力更加短癮,藥力不足半日,中港股市已掉頭倒跌。以往績看,在跌市中,中央救市越急,越證明背後存在尚不為外界所知的重大問題,更可能令市場心理更怯,起到反效果。
2015年狂出手反累A股
在2015年6月A股遭遇股災,人行在6月27日宣佈減息降準,但滬綜指翌日反跌3.3%。之後人行在8月和10月,兩次再同時減息降準,均未能扭轉A股跌勢。事後回顧,當時內地經濟環境非常惡劣,股市泡沫被戳爆只是遲早問題。
中美貿易戰不斷升級,令中國經濟前景極度不明朗。當局救市力度越大,出手越快,越顯示高層對貿易戰評估的不容樂觀。2015年股災前後,官媒不斷唱好A股,最終令其公信力在股市破產。今次貿易戰中官媒的調子定得越高,亦越難取信投資者。
除此之外,今次降準號稱放水7,000億元人民幣,但其中約5,000億元人民幣是用於推動債轉股,對股市來說更是壞消息。債轉股是將企業壞債轉為股份,不但可能令股票供應大增,更縱容大量殭屍企業不圖改善,最終影響實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