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教會不時爆出性騷擾醜聞,但教會往往被指冷處理,中大崇基學院神學院校牧王家輝牧師指出,這與教會認為有權力者不會犯錯,以及有「家醜不出外傳」的文化,不想破壞教會名聲有關。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建議,教會應建立清晰程序處理個案,牧者與信徒領袖應參與防治性騷擾訓練。
王家輝於記者會上表示,不少性騷擾或性侵事件被教會冷淡對待,如以往有教會會將性騷擾視為「求愛不遂」等情況,或認為受害人過份敏感才出現誤會。
而不少教會亦會出現不同錯誤「迷思」,例如教會普遍認為有權力或有影響力的人士不會犯錯,但是不少加害者可能正正就是此類人士;同時亦有人認為教會是安全的地方,但性騷擾事件往往在教會內發生。
免破壞名聲
此外,教會亦有「家醜不出外傳」的文化,教友會為免破壞教會名聲,寧願放過此類罪行;有時即使教友舉報事件,亦有不少人會協助加害者,令受害者反被指摘,最終令性騷擾事件不了了之。
參與教內性騷擾研究的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助理執行幹事曹曉彤表示,這次研究反映信仰群體預防性騷擾的重要性,認為教會因着其架構、組織文化及群體特性,比其他場所更需要加強相關教育,建議教會盡早落實防治性騷擾政策,鼓勵教牧和信徒參與防治性騷擾訓練,並加強性別意識教育,以及對權力關係要有敏銳意識。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