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教友遭非禮 警方放生加害者

男教友遭非禮 警方放生加害者

【本報訊】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性別公義促進小組進行的教內性騷擾網上問卷調查中,有7名男性受害人,佔整體受害人的13%,當中6人被男性性騷擾。有被牧者非禮的男性受害人直言,旁人會質疑其性取向,彷彿受害者也有錯,並批評警方落口供的語氣和用詞不恰當,甚至鼓勵受害人「重過新生」,不再追究,為受害人帶來「二度」傷害。
在調查的5個深入訪談個案中,唯一男性受害人E先生在基督教機構工作,被男上司以按摩為名非禮,其後E先生又被邀請出遊及同房,遭他拒絕,「佢(男上司)係一個好有經驗嘅牧者,好照顧和愛錫年輕人,咁佢多好時候關心我……咁所以我都覺得幾信任佢,佢嘅形象好似聖人咁,係好尊敬嘅牧者」。

反被質疑性取向

E先生被該名牧者非禮後向教會舉報及報警,卻反被質疑性取向,換來「二度」傷害,「啲約見過程有問有冇生理反應、你嘅性取向,同埋問我當時點解咁嘅反應……警方問『你點可能,你唔夠佢大力咩?你冇推開佢咩?正常如果俾着我,我一拳打埋去啦,點解你冇呢?』」令E先生心生不忿,「你覺得好唔make sense就係一來就質疑你嘅(性)取向,就算你係(同性戀)都好,係咪代表(性暴力)合理咗?……班人好似(覺得合理咗),好似想搵個位屈到你都有問題咁樣,總之各打五十大板就算。」他更指警方在錄取口供過程甚至會強調審訊的難度,鼓勵他「重過新生」,不再追究,「快啲出去搵個女朋友啦,唔好再煩,發生咗冇人想嘅,但係都要過新生活嘛,你自己諗吓,都搞幾年㗎」。
負責調查的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助理執行幹事曹曉彤指教會受父權文化影響,認為男性能自我保護,就算遭受性暴力,也「理應」有能力拒絕,故當男性被性侵時,旁人會不理解,如加害者也是男性,受害人的性取向更易受質疑,彷彿受害人也有錯,令男性受害人選擇保持沉默,成為更隱藏的一群。曹指出,無論受害人的性取向如何,他們有權拒絕一切性暴力。
■記者謝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