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後點評:列強爭取速戰速決 - 陳婉婷

賽後點評:列強爭取速戰速決 - 陳婉婷

世界盃經過九天比賽,有五支球隊出局,巴西(圖)對哥斯達黎加、冰島對尼日利亞,以及塞爾維亞對瑞士的比賽,都出現了與首輪不同的現象,就是斜傳地波第一點攻門,以及上下半場初高強度壓迫爭取入球。
當今屆大部份球隊在第一輪比賽,顯示出成熟的防守技術,按教練指示作出整體防線移動,將攻方的進攻空位減少。到次輪比賽,很多球隊開始增加遠射,克羅地亞的莫迪歷及瑞士的格列沙加都憑遠射建功。除遠射外,為增加比賽的進攻空間以及射門機會,球隊開始以邊線沉底,然後以地波傳向前柱的八至12碼範圍,讓球員後上攻門。哥斯達黎加對巴西的比賽,上半場第一記攻門,就是以此戰術,在右路沉底後傳出地波,後上的球員攻門,差點令巴西先失守。尼日利亞對冰島的比賽,下半場四分鐘,阿密特穆沙也是在前柱接應隊友的傳送,拉開門前空位,有較多的射門角度下先開紀錄。
此外,次輪不少球隊也在上下半場初段加強壓迫,以求盡快爭取入球。葡萄牙對摩洛哥、塞爾維亞對瑞士、冰島對尼日利亞,以及巴西對哥斯達黎加,大家都看到初段壓迫是最有效爭取入球時段。
值得一提是冰島與巴西,冰島在上半場對尼日利亞有不少機會,但尼日利亞門將烏素浩集中精神,令對手未能打開缺口。而巴西對哥斯達黎加的比賽,森巴軍團在下半場頭四分鐘出現三次極具威脅的致命攻門,其中一球中楣,巴西明顯吸取了首仗教訓,加上半場未開紀錄,於是採取高強度進攻,令對手風聲鶴唳。
相信在第三輪與淘汰賽階段,各隊教練會在上半場頭段更小心部署,以及放慢頭段比賽節奏,以減低出錯機會。
文:陳婉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