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亞局勢風起雲湧,先是南韓總統文在寅與北韓領袖金正恩牽手來回跨越三八線,再到美國總統特朗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歷史會面;而金正恩在會見文在寅以及特朗普前後,更三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面談。中國、南韓、北韓與美國之間的合縱連橫幕幕精彩,惟獨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卻斯人獨憔悴。
撰文:劉在名
日本是北韓核問題六方會談的其中一方,東京政府一直爭取平壤釋放所有在上世紀七十年代被擄至北韓的日本人質。安倍晉三在特金會前夕更特意親身到美國與特朗普會面,要求對方向金正恩施壓,可惜最終出來的美朝四點協議並無提及人質問題,令之前一直信心滿滿的安倍非常尷尬。
安倍晉三自特朗普上台後努力透過所謂的「高爾夫球外交」來建立與特朗普的私人情誼,兩人分別在2017年2月安倍訪美,同年11月特朗普回訪日本,以及2018年4月安倍再度訪美期間,三度一同打高爾夫球。安倍深信打高爾夫球可以維繫兩國關係,相信是源於他的外祖父岸信介。岸信介在1957年擔任日本首相期間也曾出訪美國,並與時任的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一同在馬里蘭州的高爾夫球場較技,艾森豪威爾在完場後表示,當總統可能會與討厭的人坐在一起,但打高爾夫球卻一定要與喜歡的人同行,艾森豪威爾的發言被形容為是日本的重大外交勝利,彰顯出兩人的交情深厚,並為日後兩國簽訂日美安保條約打下重要基礎。
然而安倍的如意算盤似乎打不響,特朗普在眾多問題上對日本可謂毫不客氣,除了日本人質問題被特朗普擱在一旁﹔美國在第一輪宣佈向進口鋼鋁製品徵稅時,曾向部份國家設下豁免期,但唯獨日本不在名單之中﹔在最近結束的加拿大G7峰會上,據美國傳媒披露,特朗普更曾當面笑言可以移送2,500萬名墨西哥移民到日本而令安倍可以快些下台,這種以別國政府首腦的任期來玩笑,其實是相當冒犯的行徑。日本在二次大戰後得力於美國的協助,戰後迅速恢復生產,並在上世紀末一躍成為亞洲第一、全球第二的經濟強國,但可惜在國際政治舞台上卻始於得不到相稱的重視。當同樣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鐵娘子總理默克爾憑藉在歐盟的主導權,而與特朗普在G7針鋒相對的時候,安倍晉三卻只有站在一旁的份兒,怎不教日本國內的右翼看得牙癢癢呢?
日本在亞洲事務上太過依賴美國作為後盾,無論是政治或軍事都以美國馬首是瞻,長久以來更像是美國在東亞的代言人。安倍晉三的親美取態與過往日本首相分別可能不太大,但重要的是美國換了一個令人猜不透的總統。當特朗普上場後,日本在政治上似乎失去華盛頓的絕對祝福,這便令日本顯得一籌莫展。
日本近期在東北亞局勢的的窘態,說明了一個國家不能長期依賴另一個國家的護蔭。安倍晉三一而再地將人質問題交到特朗普手中,結果狼狼地摔了一個大跟頭,難怪有日本的評論認為,安倍晉三當下已無計可施,唯一最大的寄望,就是特朗普的任期快些結束,這種評論雖然苛刻,但卻生動地呈現出安倍晉三的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