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世界盃】
【本報訊】瑞士上周五在俄羅斯世界盃E組次輪分組賽以2:1反勝塞爾維亞,惟格列沙加和梳頓沙基利兩位功臣在入球後,不約而同擺出疑似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的「雙頭鷹」慶祝手勢,似為對當年受到塞爾維亞政治迫害而表態,隨時遭國際足協(FIFA)秋後算賬。
記者:許嘉明
今仗開賽僅5分鐘便先失一球的瑞士未有提早投降,格列沙加和沙基利更在易邊後各建一功,助球隊反敗為勝。兩位功臣在入球後不約而同攤開雙手、掌心對內,並把雙手拇指交叠,看起來和阿爾巴尼亞國旗上的「雙頭鷹」如出一轍。據美國傳媒《ESPN》報道,如果FIFA認為這個慶祝動作是在表達和政治相關的訊息,則有可能追罰兩人。
南斯拉夫在九十年代爆發內戰,瑞士政府收容大量巴爾幹難民,全國至今850萬人口中,有50萬人來自巴爾幹或有巴爾幹血統,當中又以阿爾巴尼亞族為主。就以瑞士今屆出戰世界盃的陣容為例,正選11人中有4名主力球員具有阿爾巴尼亞族背景,除了攻擊中場迪斯馬利來自馬其頓共和國外,中場老將比哈美以及取得入球的格列沙加和沙基利,都是科索沃裔的阿爾巴尼亞人。
同屬阿爾巴尼亞人
沙基利4歲時隨父母移居瑞士,因內戰爆發一直未能重返家鄉,這位效力史篤城的翼鋒坦承永遠不會忘記自己在科索沃出生,其波砵後踭更印有瑞士和科索沃國旗。雖然格列沙加在瑞士出生,但其阿爾巴尼亞裔的父親在科索沃曾因反對前南斯拉夫的共產政策被監禁3年。塞爾維亞射手阿歷山大米祖域賽前挑釁道:「假如他們那麼愛科索沃,何不加入科索沃國家隊?」雖然科索沃早於2008年宣佈獨立,但塞爾維亞從來不承認,兩國關係一直處於緊張狀態。科索沃足協因政治因素遭孤立,經過多年抗爭後,2016年終獲歐洲足協及國際足協認可,納入為會員國。
沙基利賽後解釋,擺出類似「雙頭鷹」的動作只是興之所致:「踢足球時總是會有情緒,我很高興能夠取得入球,現在不應討論這個(動作)。」不過,瑞士守將列治史迪拿直言支持隊友表達政見:「這是他們的歷史,這不只是足球,戰爭為他們帶來很多問題,我明白他們。他們在賽前面對諸多挑釁,因此這種慶祝是正常的。」不過生於薩拉熱窩的瑞士主帥柏高域卻指球員應專注比賽,不應把足球和政治混為一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