敍述之難 - 陳惜姿

敍述之難 - 陳惜姿

談到敍述之難──不合作的受訪者,我自然遇過。有些受訪者不喜歡正經回答問題,或嬉皮笑臉,或顧左右而言他。當我看着腕表時間分秒過去,筆記簿仍是空白一片,心焦起來難免面有慍色,語氣也變得重了。
「Madam,你在錄口供嗎?」有一次,受訪者如此反擊,我永誌難忘。
人物訪問的本質,是在一問一答中行進。記者從問答中得到材料,加上現場觀察,寫成受訪者的人生故事。但現實是,有些事無法以言詞說明,有些人不懂表達,有些人在訪問一刻沒心情,有些人連自己的想法都弄不清楚……一個訪問做得完整,是假設對方表達無誤,甘心在一問一答中提供材料,讓記者寫出自己的人生故事。
有人不認同這玩法,絕對合理。電影《水底行走的人》所描述的黃仁逵便是如此,他不認為紀錄片是這樣拍的,他相信導演應該紀錄事情發生,而非令事情發生。他尤其抗拒一問一答的訪問,認為做法太着跡,所以不合作。
遇上這種受訪者,挑戰很大。我完全同情導演的處境,她希望更多人賞識黃的才華,千辛萬苦為他拍紀錄片,過程卻非她所料。
雖說訪問不合作,黃仁逵仍在鏡頭前呈現了他真實一面,他談藝術創作,甚有啟發性。兩名女兒由法國來尋親,那幾段非常感人。他彈藍調,有型得無以復加。這齣電影很值得看,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