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世界盃,包括筆者還未出世的(因為自小就看回以往的官方影片),都明顯有球隊具冠軍相。但今次2018俄羅斯世界盃非常特別,32強全部露面後大家都會發現好像沒有冠軍相似的。當然近幾天,無論你是否阿根廷球迷,都會為所見到的傷感。
阿根廷(圖)對克羅地亞有數點值得討論,首先大家回看決賽周前,阿根廷在熱身賽的安排是荒謬的。友賽只對過海地,另一場對以色列也取消了。而以上這兩場比賽在級數及演練上不可能有好效果,這是明顯管理疏忽。
到決賽周頭兩場排陣策略也不斷變,敗予克羅地亞的比賽,阿根廷似在模仿哥迪奥拿的概念。後防近底線要互傳,前場三個攻擊球員要分置在左中右盡量拉闊。但大家看曼城也知道要調校一年多才漸入佳境,因為內含很多細緻的環節,那有這麼容易。另外,美斯作為隊長也有點特別,奏國歌時是低頭不唱不停抹面,下半場也長時間低頭(當時是0:0)!總體阿根廷的表現是很多細緻事物的總和,看的心酸,但要記住,凡事未到完場哨前不應放棄,這是作為強隊最基本元素。
另由於天氣、身處異鄉、積分及整個晉級考慮,強隊有分在手及比賽中領先的都會以穩為先,這種做法應會在分組賽延續。
文:何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