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問他何不去流浪? - 蔣芸

別問他何不去流浪? - 蔣芸

也還記得成長的艱辛,這一點對那一代的人都是一樣,也許所碰到的種種境遇不同,但那艱難也許一代比一代更甚。
朋友講起曾遇到一位金童子,不到兩年光景已是判若兩人的黯淡了下來;充滿了對前途的焦慮彷徨不確定,學業事業感情三方面都沒有着落,一頭栽進的是殘酷的現實──前途茫茫,不知將往何處去?
那位見多識廣又十分感性的朋友建議他揹着背囊去流浪,去體驗生活去成長,去看世界……,她彷彿要為他描繪出他的未來,相信如果有機會,傅雷在家書中教育鋼琴家兒子傅聰會出現二十一世紀另一個版本,只是她忽略了一點,身為上上一代的我們,何嘗不是如此長大的,當年在人海茫茫之中,一條條的試探着前面的道路,在各種試煉中,也包括如何從一無所有而建設起自己藍圖成真的世界,然後就這樣老了,還來不及感慨,來不及憑弔當時是如何的從一個對未來滿是憧憬的變成今天的眾生一粟。
朋友說得哀傷而激動,我心則充滿不忍,啊啊,每一粒種籽都有它的生命,每一個生命也都有它的造化,能去怪責某一代某一個人嗎?如果他們的經歷和視野只有那麼寬,他們眼中的世界只有那麼大,又不曾闖蕩過江湖,一心只追求安穩,如果那個金童子生命中沒有流浪冒險闖蕩的氣質,你又如何叫他去豐富除了音樂以外的生命?
我承認她碰到了知道了又適當的給了如傅雷家書般的智慧之語與建議,對於年輕人是一種造化,但是,一顆石子扔進一汪淺水之中又如何能激起千重浪?